元代的瓷器有哪些 元代的什么茶具_茶器_茶文化

茶文化>茶轩文>茶器

元代的瓷器有哪些 元代的什么茶具

时间:2023-05-25 23:16:02 作者:这一次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元代的什么茶具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元代的瓷器有哪些和元代的什么茶具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元代的瓷器有哪些 元代的什么茶具

元代的瓷器有哪些 元代的什么茶具

高足杯也称马上杯,它同于高足碗,上为碗形,下有高柄。高足杯也称靶杯,外观美丽,实用方便,是陶瓷中的典型器物。每个朝代的高足杯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

高足杯的基本特征是盘浅,口沿微向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圈纹,盘下承以喇叭状高足。盘内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支烧痕迹,常用作饮酒用具。明代景德镇窑盛烧高足杯。宣德时有青花海水红龙纹高足杯,成化时有斗彩葡萄纹、缠枝莲纹、花鸟纹高足杯,皆为出类拔萃的作品。清代仍烧青花高足杯,纹饰多样。高足杯以元代最典型,之前的可以说是高足碗。

对这种上部为杯或碗形,下部为高柄当足的器物,早期的历史文献不见记载,直到五代十国周羽冲的《三楚新录》中才出现“高足碗”的名称。清代朱琰《陶说》卷五《说器中唐器》之“高足碗”条记:“周羽冲《三楚新录》:高从诲时,荆南瓷器皆高足,公私竞置用之,谓之高足碗。”不过,《三楚新录》中的“高足碗”,并不是元明时期常见的那种高足杯,而是类似北宋青白瓷中常见的高圈足碗,这种碗的圈足通常高1厘米以上,有的高达1.8厘米左右,相对于唐、五代十国时期常见的矮圈足碗和玉璧底碗,这种高圈足碗确实可以称为“高足碗”了。

《中国陶瓷史》在论及元代瓷器的造型时,明确指出:“四系小口扁壶、高足杯、僧帽壶及多穆壶是元代的新创品种。”并说,“高足杯是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口微撇,近底处较丰满,承以上小下大的竹节式高足,是高足杯的典型式样。”有人对元代青花瓷的器型数量做过统计,得出“就国内所藏元青花总数说,高足杯约占22%”的结论。

对于元代瓷器中为什么会突然涌现出来大量的高足杯,著名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的简单解释也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高足杯始于元代,它适用于蒙人善骑喜饮的习俗,最初为马上饮酒而制

唐代煮茶喝酒用什么茶具

唐代煮茶喝酒用什么茶具,唐代煮茶茶具为:茶釜、火箸、茶则、茶勺、茶瓶;唐代喝酒茶具为:银酒瓮、银高足杯、银鎏金酒令筹。

唐代煮茶喝酒用什么茶具:

1982年元旦,江苏省镇江市丁卯桥发现一处唐代银器窖藏,出土银器共计950余件,有酒瓮、盆、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令筹筒、鎏金酒令筹、托、碗、盒、镯、钗等。

“安史之乱”后,南方成为金银器制作中心,器类增多,工艺高超,纹样华美,民族色彩浓厚,尤以镇江(时称润州)为著。据考古发现,整个南方出土唐代金银器的总数达1100余件,而镇江占九成左右。润州炉火纯青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使其成为南方的中心产地,制品多供奉皇室,并錾刻“力士”名牌商标。其对宋元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有着深远的影响。

茶釜(鍑,fu)

高10厘米,口径25.6厘米。宽沿,深腹,圜底。一件沿面设一对护耳及环状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一件无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

此类器物在唐时称为鍑。《茶经》云:“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唐代盛行煮茶,茶鍑是重要的茶器之一,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鍑中煎煮。

火箸(火筴,ji)

如同筷子,上部刻“力士”二字。长32厘米。

火箸唐时称火筴。唐代煮茶使用炭火风炉,离不开夹木炭的火筴。《茶经》云:“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su)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茶盒

高26厘米,口径31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25.6厘米。四出莲瓣形。直腹,腹下内收,喇叭形圈足;盖面弧凸,以子母口扣合。盖面捶刻凸花,以衔草双凤纹为主体,边缘刻8对相向的飞雁,间以缠枝莲及鱼子纹;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鸿雁,足边沿饰莲瓣纹。外底刻“力士”“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铭。

茶则(茶匙)

长33厘米。侧面作铲形,近椭圆,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

茶则,名曰茶匙,为量器。茶末入釜,要用茶则来量取。《茶经》:“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上述文字清楚地说明了茶则的用途。茶则不仅是量器,而且在点茶时还用以击拂、搅拌汤花使茶末溶于汤中。

茶勺

勺面作半球形,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长26厘米。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没有专门提及茶勺,《茶经五之煮》中有云:“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匀。”说明茶煮好之后是用勺从茶釜中将茶汤舀出,再入茶碗中饮用。

茶瓶

塔形盖,盖钮呈宝珠形,侈口,束颈,弧腹,矮圈足,肩部设长流及把。底部有“力士”二字。通高25.4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8.4厘米。

晚唐时,一种新的饮茶方法兴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点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即执壶,此壶既用于煮汤,又用于点茶。蔡襄《茶录》云:“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银酒瓮

覆盆式盖,上置蘑菇状钮,盖边与瓮口有链环相连,锁失;瓮直口,广肩,鼓腹,平底。底中部刻楷书“酒瓮壹口并盖(su,同“锁”)子等共重贰佰陆拾肆两柒钱”。“子”是指衔接盖之链。唐代每两合今37.3克,银酒瓮实重9873.31克。

此器自名为酒瓮,《安禄山事迹》载唐玄宗赐安禄山物品中也有“八斗金镀银酒瓮”,当为贮酒器。白居易《咏家酿十韵》曰:“瓮揭开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

银高足杯

素面,高14.8厘米,口径14.5厘米,圈足8.6厘米。五曲形,深腹,圈足,足内刻有“力士”二字。腹外饰突棱一周。据有关专家考证,此杯是酒器中与酒筹配合使用的“觥盏”,其形制独特,迄今为止仍属孤例。

银鎏金酒令筹

50枚,筹长20.4厘米,宽1.4厘米,厚0.05厘米。出土时装置酒令筒内,大小基本相同。酒令筹正面刻有酒令文字,上半段选自《论语》语句,下半段为酒令内容,可归纳为6种饮酒方法:“自饮”“伴饮”“劝饮”“指定人饮”“放”“处”;6种饮酒数量:“五分”

泡白茶用什么茶具

冲泡白茶,需要使用的茶具有陶瓷盖碗、玻璃杯、公道杯、品茗杯、茶滤等。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根据年限不同,又老白茶、新白茶的区分,而白茶具有丰厚的内质,香气明显,滋味甜爽甘醇;

使用盖碗套组冲泡,可及时出汤,从而保证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而玻璃杯(冲泡白毫银针)则可以观赏茶叶的形态,同时利于品饮。

泡白茶用什么茶具:

1.玻璃杯泡法

白毫银针原料全都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外形似针,白毫满披,可爱诱人。采用玻璃杯冲泡后,香气清鲜,杯中茶芽直直挺立,上下沉浮于杏黄色的茶汤之中,白毫熠熠生光,令人赏心悦目。

2.盖碗泡法

盖碗泡茶最直接的优点是便于观色闻香。用来冲泡白茶也是再合适不过了。根据人数的多少,选取3—5g的白茶投入盖碗中,用90度的水来温润干茶,闻香,采用功夫茶的泡法,白茶在盖碗中尽情舒展,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匀嫩。

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白茶都可以用盖碗进行冲泡。

3.紫砂壶泡法

紫砂壶泡茶茶香浓郁而持久,还有很好的保温作用,这是一般茶具所做不到的。白茶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在壶中闷开,这样冲泡出来的白茶滋味清甜中带着醇厚,味道富有层次感。另外,用紫砂壶冲泡陈年老白茶,陈香馥郁持久,口感更加醇厚。

4.煮饮法

煮饮法只需将白茶投入清水中,直到煮出茶汁即可饮用。陈年老白茶用煮饮法冲泡,养生效果好,如果在煮饮的白茶中加入冰糖或蜂蜜,可以用于治疗嗓子发炎、水土不服等症状。陈年白茶虽然药香浓郁,但是口感却越发醇和香浓。用紫砂壶煮饮的话,更能凸显老白茶的精髓。

白茶的冲泡方法:

1.备具

最简单泡茶工具有: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茶巾,烧水壶。当然,茶虑和茶夹也可列入必备品中。

2.烧水、备茶

烧水等待的同时,按需取茶备用。

3.洁具

以沸水冲洗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清洁茶具的同时提高茶具温度,利于更好的发挥茶性。

4.投茶

投茶量5~7克不等。根据自己的口感需求掌握投茶量,同一款茶,可尝试不同投茶量冲泡出来的滋味,确定最适合自己口感的投茶量。

5.洗茶

白茶一般来说,新茶可洗可不洗,陈三年以上老白洗茶2~3次(也说一泡洗茶,二泡润茶)。洗茶时用滚烫的沸水沿着盖碗边缘注水,让茶叶随水翻滚,达到充分洗涤、温润的目的,唤醒沉睡中的茶韵。洗茶时间根据茶叶的松紧度、条索的完整性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茶叶充分浸润之后即可倒出茶汤。切忌开水直接冲到茶叶上。

6.冲泡

冲泡时需要留意注水细节:稳定而缓慢的注水,可以保证茶叶的内含物质有节奏地慢慢释放。将开水沿着盖碗边缘缓缓注入,避免因开水直接冲到茶叶上而烫伤茶叶,破坏茶性,影响茶汤滋味。出汤时间视茶叶松紧度灵活掌握,一般前几泡出汤时间控制在5-8秒之内,往后冲泡,视茶汤颜色转变来判断出汤时间。注意,尽量不要让盖碗里的茶叶翻动。

7.分茶

把公道杯内冲泡好的茶汤依次分入品茗杯中,每杯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

8.品茗

品饮白茶,先观汤色,再闻茶香,最后品饮。

结语: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泡白茶的茶具有很多种,具体还要看茶叶的种类及个人爱好。

白茶是什么茶

白茶是指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是微发酵茶,茶性偏凉,其产地为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地,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是分为四个种类,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种。

白茶的品种与特点:

1.贡眉、寿眉

贡眉、寿眉,这是白茶中采摘最老的两个级别,通常茶叶主体以叶片居多,采摘时以成熟的一芽二、三叶甚至更粗老的叶片为主。

可光看两个名字常常让人分不清楚区别在哪。一句话总结,贡眉就是品质较好的寿眉。贡眉在视觉上会有更多的芽,但寿眉很少甚至没有芽。所以标准上来看优质的贡眉是“毫心明显”,寿眉只要求“偶有毫心”。

贡眉,银白色芽头明显;寿眉,少有芽头。

因为原料粗老,贡眉和寿眉的茶汤呈现黄色或橙色,浓度更高,甜度更好,是醇厚甘甜的风格。很多爱喝白茶的茶友还会拿来煮着喝,释放老叶片中的纤维和果胶,让口感更有绵密的胶质感。

2.白毫银针

全部由芽头制成,形状似针,白毫满披,是白茶中最嫩的一类。上面密布的毫毛,是鲜味的象征,茶汤入口后会感受到明显的鲜甜感。白毫银针制作时的烘干步骤,又让毫毛散发出特殊的毫香。

整体风格淡雅清醇,初次喝白茶,或者是喝惯其它茶类的茶友可能会觉得白毫银针太淡了,但几年后会越发体会到这清淡中迷人的纯净感。

3.白牡丹

白牡丹白茶的嫩度高,仅次于白毫银针,采摘时会采到芽头下1~2片叶子,因此视觉上我们能够看到绿色的叶子夹着银白色茶芽。冲泡后绿叶托嫩芽,犹如花朵初放,白牡丹的名字由此而来。

口感上白牡丹延续银针的毫香,加上原料稍成熟,茶汤浓度会更高,茶汤有标志性的杏黄色,回甘明显,满口甘甜。

无论是新人初次尝试白茶,还是老茶客细品,都非常适合。

白茶的分类依据:

1.根据采摘标准,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白毫银针:全部用芽头制作而成

白牡丹: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加工而成

寿眉:一芽三、四叶、芽叶连枝,带有茶梗

2.根据白茶形态,可分为散茶、饼茶等

散茶:指的是白茶的形态,是白茶从茶树上采摘后,经过萎凋和干燥后的形态。

茶饼:是在散茶的形态基础上,经过简单的蒸压而来,大致步骤:蒸软、包揉、压制、烘干。

茶砖:又称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元代的瓷器有哪些和元代的什么茶具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茶与茶具的配对方法 茶与茶具的配对原则

下一篇:更多茶器

本文标题:元代的瓷器有哪些 元代的什么茶具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4015.html

使劲推荐

元代的瓷器有哪些 元代的什么茶具
元代的瓷器有哪些 元代的什么茶具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元代的什么茶具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茶与茶具的配对方法 茶与茶具的配对原则
茶与茶具的配对方法 茶与茶具的配对原则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与茶具的配对原则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茶具的发展及演变 茶具的发展史
茶具的发展及演变 茶具的发展史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具的发展史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
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鹤庆位于哪里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什么茶搭配什么茶具 什么茶配什么茶具,你都知道吗
什么茶搭配什么茶具 什么茶配什么茶具,你都知道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什么茶配什么茶具,你都知道吗的精彩...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日本著名茶具品牌排行 日本茶具十大排名
日本著名茶具品牌排行 日本茶具十大排名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日本茶具十大排名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紫砂壶真假难辨 紫砂壶真假辨别方法?
紫砂壶真假难辨 紫砂壶真假辨别方法?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紫砂壶真假辨别方法?的精彩内容等你...

喝茶的盖碗是做什么的 喝茶时盖碗的使用方法
喝茶的盖碗是做什么的 喝茶时盖碗的使用方法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喝茶时盖碗的使用方法的精彩内容等你...

茶宠是什么 茶宠有什么作用 茶宠的正确养法
茶宠是什么 茶宠有什么作用 茶宠的正确养法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宠的正确养法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块怎么办 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块吗
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块怎么办 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块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

精选茶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