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使用技巧 盖碗应该怎么用_茶器_茶文化

茶文化>茶轩文>茶器

盖碗使用技巧 盖碗应该怎么用

时间:2023-05-26 15:12:13 作者:李雪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盖碗应该怎么用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盖碗使用技巧和盖碗应该怎么用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盖碗使用技巧 盖碗应该怎么用

盖碗使用技巧 盖碗应该怎么用

很多人会觉得盖碗没有手柄,如何喝茶?很多清代古装剧中都有喝茶的场景,大多数都是错误的示范。下面我们给大家示范一下盖碗正确的古典用法。

《红楼梦》中还有一个镜头是迎春喝茶,用盖撇了浮茶,而黛玉初进荣国府,是客人,就省了这一动作,只是用盖抵住碗沿吃茶。

这就是用盖碗的另一个礼节:客场时不能撇浮茶那是暗示主人的茶不好。

那么,盖碗如何拿才是正确的做法?

1.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捏盖碗,暂且称之为三指法。三指法比较优雅,是最普遍的一种拿盖碗的方法。

盖碗有一个盖钮,既是开盖时捏住的地方,也是盖住时需要按住的地方。

出汤的时候,盖子调整好合适的开口大小,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并在中指边上,不与盖碗接触,把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注意无名指和小指不可像兰花指那样翘起,这个动作会显妖娆,是茶艺中的大忌。这种拿法,如果拿的不对,很有可能就会烫手。

2.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还是比较烫手的。在广东潮汕的部分地区,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艺表演里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较多。

这种拿法的要点就是先调整好盖子开口大小,拇指按住盖钮,其他手指贴住盖碗底部的圈足,一只手掌抓住盖碗,盖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对自己,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对习惯用这种方法的人来说,实在是豪迈、大气。

盖碗,无疑是泡茶最好用的茶具之一。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用盖碗泡了之后,果然,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盖碗又名三才碗,以盖喻天,碗喻人,托喻地。那么天时地利人和,当然要全抓在手里。

盖碗一般为三件套,好处是不烫手。

优雅喝茶,从正确使用盖碗开始。

新手第一次用盖碗泡茶怎么用,盖碗的正确使用手势

新手泡茶,离不开使用茶具。而盖碗则更容易上手,也是泡茶的最佳选择,那么第一次用盖碗泡茶怎么用呢?

1.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捏盖碗,暂且称之为三指法。三指法比较优雅,是最普遍的一种拿盖碗的方法法。

盖碗有一个盖钮,既是开盖时捏住的地方,也是盖住时需要按住的地方。

出汤的时候,盖子调整好合适的开口大小,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并在中指边上,不与盖碗接触,把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注意无名指和小指不可像兰花指那样翘起,这个动作会显妖娆,是茶艺中的大忌。这种拿法,如果拿法不对,很有可能就会烫手。

2.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还是比较烫手的。在广东潮汕的部分地区,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艺表演里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较多。

这种拿法的要点就是先调整好盖子开口大小,拇指按住盖钮,其他手指贴住盖碗底部的圈足,一只手掌抓住盖碗,盖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对自己,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对习惯用这种方法的人来说,实在是豪迈、大气。

盖碗,无疑是泡茶最好用的茶具之一。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盖碗又名三才碗,以盖喻天,碗喻人,托喻地。那么天时地利人和,当然要全抓在手里。

盖碗一般为三件套,好处是不烫手。

新手如何泡好一杯茶,泡茶全程指南

新手如何泡好一杯茶,泡茶全程指南。

刚开始学泡茶的时候,往往面对一款茶无从下手,是每个新手都会碰到的问题。这个茶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来泡?泡多久?泡茶的步骤是什么?面对这一堆问题在脑海中纠结,刚开始学泡茶,首先要掌握好泡茶的基本思路。

今天,昵茶网就来给大家理一理。

第一步:选器

泡茶的第一步就是接触泡茶的器具,要想泡好茶,选对茶具非常重要。茶具有材质上的不同,一般分为瓷、陶、紫砂、玻璃;茶具还有形态上的不同,分为小壶、大壶、盖碗、杯。

●绿茶:玻璃杯

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选用玻璃杯最能够突出的就是茶叶在水中绽放的姿态美感。

像碧螺春,一经冲泡,茶芽先沉入杯底,随后便做出“白云翻滚,雪花飞舞”之势,透过玻璃杯,可以尽收眼底。像绿茶、黄茶、白茶中的名优茶,芽叶细嫩,冲泡后通过玻璃杯观赏其形态,也是品茶的一个重要内容。

●乌龙茶:功夫茶具(紫砂茶具最好)

功夫茶泡法,一般是指福建、广东一带比较讲究的泡法,对于色、香、味的表现最淋漓尽致。

乌龙茶最突出的特点是香高味远、滋味变化无穷。乌龙茶重在闻香、品味,因此宜快冲,不宜使用大壶、大杯。用小的紫砂壶或者小的盖碗均可,小口慢啜,最能体会乌龙茶的妙处。

●红茶:白瓷盖碗

红茶怕高温,不能用沸水冲泡。

选用敞口、稍大的白瓷盖碗,散热快,也容易掌握好出汤时间,冲泡完之后,记得把盖子打开,以免闷酸红茶。白瓷盖碗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清晰的欣赏红茶汤色。红茶不宜选择小口的茶壶,因其保温性好,散热慢。

●花茶:大茶壶

花茶可以选用大瓷壶或者大玻璃壶。

大壶可以使花朵充分舒展、浸润,更容易浸出味。瓷壶不会吸味,能比较好呈现花香,选用陶壶就不太合适。玻璃壶能够看到花朵的动态,适合跟朋友一起喝花茶时欣赏。

●白茶:盖碗、煮茶壶。

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相对较嫩,水温稍低,用盖碗泡散热快,主要凸显出白茶的鲜香味。而寿眉相对较老,尤其是老白茶,用煮茶壶小火熬煮,喝起来更加醇厚,老白茶的枣香、药香也更加明显。

●普洱茶:盖碗、紫砂

普洱茶有分生熟普洱和新老普洱。

普洱茶可用瓷质盖碗,真实呈现其细腻的香气和滋味。如果是经过仓储的普洱生茶或者普洱熟茶,使用紫砂壶能够吸收一些仓储产生的不愉悦的气味,茶汤喝起来更加顺滑和温润。

第二步:备水

●水质对茶汤有很大的影响。

纯净水、矿泉水、过滤水、自来水,相对来说前三者都是比较适合用来泡茶的。而自来水因为水质偏硬,且可能会因为含有漂白剂之类的,泡茶容易产生异味,泡出来的茶口感差一些。

●煮水要求把水完全煮沸,达到100℃。

注意:以下内容如“80℃,90℃”,皆指的是开水100℃的晾后温度。

煮水工具有饮水机、电热水壶、陶壶、玻璃壶、铁壶、银壶等等。铁壶、银壶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但的确有些奢侈。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像有的饮水机大概烧到90℃就会跳到保温,并没有完全烧开。

●每种茶类需要的水温不同。

虽然有的茶需要的温度低于100℃,但是水依旧需要烧开,再晾凉下来。

绿茶、黄茶、红茶:80-90℃

乌龙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第三步:投茶量

绿茶茶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泡茶冲水以七分满为宜。

冲泡铁观音时,则用茶量一般为壶容积的1/4~1/3;

冲泡武夷岩茶时,用茶量一般为壶容积的1/2~2/3,甚至可达到八分满。

红茶的投茶量在5g左右,以150毫升盖碗为例。

普洱茶饼(紧压茶),紧压茶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

白茶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约占盖碗容量的1/5。

第四步:泡茶

●备茶

从茶罐里取出适量的茶,可以先置于茶荷内观赏其心态,干闻香气,对茶有个大致的了解。

●温器

温杯洁具的顺序是,先把沸水冲入壶或者盖碗,接着倒入公道杯,然后倒入茶杯里,这样有助于茶具达到合适的温度,这个时候把茶放入壶中,盖上盖子一会马上打开,茶香会更好的散发。

●醒茶

醒茶的目的主要是让茶叶温润、开展,有一个缓缓苏醒的过程,用90℃的水快冲快出,切记醒茶不用沸水,避免浸出太多茶味导致第二泡茶变淡。另外,还能冲去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灰尘。

●冲泡

不需要沸水冲泡的茶,可以先把水倒入公道杯,水温降下来了再冲泡。至于冲泡的时间,要在实际泡茶过程中去体会和调整,每一泡茶的时间依次递增。

泡茶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同一个茶,不同的人能冲泡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冲泡方法也能展现茶不同的特点。泡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只要掌握基本原则,依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和习惯,用心学习、体会、练习,就一定会泡出好茶。

新手入门,如何快速品鉴茶汤

喝茶是件雅事,也是件好事。

喜欢喝茶的人,大抵要么兴趣所在喜爱品茗、要么为了健康养生,又或者需要提神醒脑熬夜加班,总归有个目的所在。

终归到底,平日喝茶就成了习惯。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时时在喝茶,那要是学会如何品茶赏茶,对于喝茶的过程来说,必然会添加不少的情趣。

要说专业品鉴,从茶叶外形到水质到泡茶手法内容过于庞大,这里所说的,只是简单的品尝茶汤,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茶汤的醇厚

茶汤喝到口中时不要急着下咽,而是含住几秒,用舌轻轻搅动,可以体验到茶汤的醇厚度。

醇厚是一种质感,而不是味道或者香气。就好似白开水、果汁、牛奶在口中的感觉必然不同,前者轻柔、后者粘稠,类似牛奶还会有丝滑的感觉。

这种口舌能体会到的质感,就是醇厚的体现。

而茶汤醇厚与否,就看在口中时,是否有滑、润、如丝的感觉。要是有,代表茶汤内茶物质含量高,茶汤品质也较好。

茶汤的滋味

滋味也就是茶汤的味道,平日饮食中味道大多分为“酸、甜、苦、辣、咸”,在茶汤中自然没有这么多,基本只有苦和甜的存在,个别茶类开始冲泡时会有微酸的味道,但即不浓也不持久,要是有浓稠和持久的表现,那这个茶必然是不好的。

在滋味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体现,那就是鲜。这个鲜不属于日常味道的组成,概念比较抽象,就好像做菜时的味精和鸡精一样,你说不出什么味,但就知道这个叫做鲜。

品茶时的鲜味亦是如此,无法形容,但必然能品出鲜味所在。要是茶汤中没有鲜味,必然大打折扣。

茶汤的甘甜

不管什么茶,肯定都是甘甜的即使苦到皱眉的苦丁茶,喝下喉后必然也是满口生津。

差别只在于有些茶是入口芬香,比如乌龙茶、红茶。而有些茶需要回味甘甜,就像绿茶、黄茶。

还有些茶香味轻扬,有些茶则是香味低敛。比如普洱生茶、普洱熟茶,但必然都有甘甜味。

没有甘甜的茶叶,品质必然不好。要是还会感觉喉咙干涩刺痒,好像有东西黏附甚至卡住,那这样的茶大概问题不小。

简单品尝茶汤,就是品尝茶汤的醇厚、滋味与甘甜。三者对于茶叶品质都是最直接的体现,但有时候也会受意外的因素干扰,例如冲泡时水温、注水大小、水质等。但总体来说,好的茶叶只要冲泡不过于夸张,茶汤的这三个方面都不会太差。

而若想细细品尝茶汤的各方面,用呡茶的方式最好。

茶入杯后,小口呡吸,而不是大口牛饮。让茶汤在口中短暂停留再下喉,使口、舌、喉都能充分与茶汤接触,能更准确地品味出茶的各方面优劣。

至于专业品茶,还讲究:如何含、如何咽、如何吸气、如何呼气等等,虽然能更好体验茶韵,但日常喝茶就不用太过较真,掌握上面几点,便足够了。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盖碗使用技巧和盖碗应该怎么用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告诉你银壶真实的纯度是什么 告诉你银壶真实的纯度英语

下一篇:更多茶器

本文标题:盖碗使用技巧 盖碗应该怎么用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4751.html

使劲推荐

盖碗使用技巧 盖碗应该怎么用
盖碗使用技巧 盖碗应该怎么用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盖碗应该怎么用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告诉你银壶真实的纯度是什么 告诉你银壶真实的纯度英语
告诉你银壶真实的纯度是什么 告诉你银壶真实的纯度英语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告诉你银壶真实的纯度英语的精彩内容...

紫砂壶泡茶真的会让茶香变得更浓吗?作用是什么 紫砂壶泡茶真的会让茶香变得更浓吗?作用大吗
紫砂壶泡茶真的会让茶香变得更浓吗?作用是什么 紫砂壶泡茶真的会让茶香变得更浓吗?作用大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紫砂壶泡茶真的会让茶香变得更浓吗?...

茶和茶具怎么配对好 茶和茶具怎么配对的
茶和茶具怎么配对好 茶和茶具怎么配对的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和茶具怎么配对的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公道杯有什么寓意?如何使用视频 公道杯有什么寓意?如何使用呢
公道杯有什么寓意?如何使用视频 公道杯有什么寓意?如何使用呢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公道杯有什么寓意?如何使用呢的精彩...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你生日在几号 你生日是几号几月几号
你生日在几号 你生日是几号几月几号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你生日是几号几月几号的精彩内容等你...

紫砂壶的选购技巧 了解或选购紫砂壶
紫砂壶的选购技巧 了解或选购紫砂壶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了解或选购紫砂壶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陶与瓷的区别? 简述一下陶和瓷的区别?如何区分陶和瓷?
陶与瓷的区别? 简述一下陶和瓷的区别?如何区分陶和瓷?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简述一下陶和瓷的区别?如何区分陶和...

初识茶具 早期茶具
初识茶具 早期茶具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早期茶具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

唐代茶具:茶罐图片大全 唐代茶叶罐
唐代茶具:茶罐图片大全 唐代茶叶罐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唐代茶叶罐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

精选茶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