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农的传说 神农的传说绘本_文化_茶文化

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关于神农的传说 神农的传说绘本

时间:2023-05-30 06:58:36 作者:回你身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神农的传说绘本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关于神农的传说和神农的传说绘本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关于神农的传说 神农的传说绘本

关于神农的传说 神农的传说绘本

神农时代(约公元前2700年),神农是个很奇特的人,他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在胃肠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人们还不会用火烧东西吃,吃的花草、野果、虫鱼、禽兽之类都是生吞活咽的,因此人们经常生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决心利用自己特殊的肚子把看到的植物都试尝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以便让人们知道哪些植物无毒,哪些植物有毒。

这样,神农就开始试尝百草。当他尝到一种开着白色花朵的树上的嫩叶时,发现这种绿叶真奇怪,一吃到肚子里,就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把胃肠洗涤得干干净净,他就称这种绿叶为“查”。以后人们又把“查”说成了“茶”。神农成年累月地跋山涉水,试尝百草,每天都会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

神农尝百草只是个传说,但其中彰显出人类在原始社会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生存智慧。原始农业和医学的建立,不是某一时期、某一人所能完成的,而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摸索发现的结果。这正如传说中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和“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伏羲氏一样,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劳。”茶叶可以医头肿、膀胱病、受寒发热、胸部发炎,又能止渴兴奋,使心境爽适。

至少在战国时期,茶叶作为一种药物,已为国人所了解。

最初利用的是野生茶,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以后,才出现了人工栽培的茶树。公元350年左右,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中多处谈到茶事。其中,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皆纳贪之。”这一史料把我国茶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推进到春秋战国以前的周武王时期。据《史记·周本纪》所述,周武王率南方八国伐纣在公元前1066年。即早在3 000多年前,我国巴蜀一带已用所产茶叶作为贡品了。该书又载:“园有芳蒻香茗”,表明在巴蜀一带,周代已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且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还提到:“南安(相当于今四川省乐山县)、武阳(在今四川省彭山县)皆出名茶。”说明四川的乐山、彭山,在周代已是我国的名茶产地了。

黄山毛峰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明朝天启年间,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到黄山春游迷路,遇到一位老僧,便随老僧借宿于寺院中。

老僧泡茶敬客,熊开元见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后至碗心升腾开来,约有一尺,氤氲如一朵白莲花,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飘荡开来,清香满室。

问后得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老僧赠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嘱熊开元一定要用黄山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遇友人来访,便表演了一番黄山毛峰的冲泡。

友人甚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令其进宫演示,却未见白莲奇景,于是龙颜大怒。招熊开元进宫后得知是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回黄山取水再泡黄山毛峰,再现白莲奇观,皇帝大喜,遂封熊开元为江南巡抚。

熊开元暗想,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人呢!于是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黄山毛峰的历史由来

弘治十五年(1502)的《徽州府志·土产》记载,“近岁茶名细者有雀舌、莲心、金芽,次者为下白、为走林、为罗公,又其次者为开园、为软枝、为大号,名号殊而一。”

这种由“雀舌”而知形状、由“金芽”而知色泽,与“形如雀舌之状、色如象牙而黄”的黄山毛峰极为相似。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

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 ,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

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

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

《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

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1875年试创黄山毛峰,始入上海,英商品尝称好,当即名扬上海,后来“谢裕大茶号”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欧洲四、五载”之雀,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东北营口),时称奉庄“谢裕大茶行”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后销向华北,遂名扬天下。

黄山毛峰的特点

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绿茶之极品,黄山毛峰的特点为: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

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点。

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

现在黄山毛峰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山脉南北麓的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等地。黄山毛峰分特级及1—3级。特级黄山毛峰又分上、中、下三等,1—3级各分两个等。

这里山高谷深,峰恋迭翠,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16℃,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

土壤属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磷钾肥,呈酸性(PH4.5—5.5),适宜茶树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自然品质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关于神农的传说和神农的传说绘本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茶艺表演的分类介绍怎么写 茶艺表演的种类

下一篇:更多文化

本文标题:关于神农的传说 神农的传说绘本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6529.html

使劲推荐

关于神农的传说 神农的传说绘本
关于神农的传说 神农的传说绘本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神农的传说绘本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茶艺表演的分类介绍怎么写 茶艺表演的种类
茶艺表演的分类介绍怎么写 茶艺表演的种类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艺表演的种类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庐山云雾茶的历史传说 庐山云雾茶的由来
庐山云雾茶的历史传说 庐山云雾茶的由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庐山云雾茶的由来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潮汕人为什么那么爱喝茶呢 潮汕人为什么那么爱喝茶水
潮汕人为什么那么爱喝茶呢 潮汕人为什么那么爱喝茶水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潮汕人为什么那么爱喝茶水的精彩内容...

泡茶有什么讲究,泡茶礼仪有哪些 泡茶有什么讲究,泡茶礼仪是什么
泡茶有什么讲究,泡茶礼仪有哪些 泡茶有什么讲究,泡茶礼仪是什么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泡茶有什么讲究,泡茶礼仪是什么的精...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普洱府思茅厅 普洱思茅有什么特产
普洱府思茅厅 普洱思茅有什么特产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普洱思茅有什么特产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隋文帝喝茶治头痛 隋朝茶故事
隋文帝喝茶治头痛 隋朝茶故事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隋朝茶故事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

乌龙茶起源于哪里 乌龙茶的来源地
乌龙茶起源于哪里 乌龙茶的来源地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乌龙茶的来源地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黑茶的历史渊源介绍图片 黑茶的历史渊源介绍怎么写
黑茶的历史渊源介绍图片 黑茶的历史渊源介绍怎么写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黑茶的历史渊源介绍怎么写的精彩内容...

毛文锡《茶谱》 毛文锡的诗
毛文锡《茶谱》 毛文锡的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毛文锡的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

精选文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