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了解普洱茶的必备知识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普洱茶的喝法讲究和了解普洱茶的必备知识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都说普洱茶是爱茶之人的最后一站。
不知道有多少人准备向普洱茶的阵地转移呢?或者是没什么饮茶经验的突然想来点普洱茶尝尝。茶文化博大精深,但饮茶其实没那么玄乎。
然,对普洱茶一点都不了解的茶友,还是建议先做点功课再试,否则只能是花学费买教训。
茶叶当中以普洱茶最为“怪异”,总是有“相冲相克”的存在,比如生茶和熟茶、老茶和新茶、干仓和湿仓......如果对普洱茶不了解,可能一听到这些名词都蒙圈了。
今天小百就给不了解普洱又对普洱茶感兴趣的茶友介绍一些普洱茶的入门知识。
【1】普洱生茶VS普洱熟茶
普洱茶还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个大类。
这是由于普洱茶在制作工艺上的分化而导致茶性的差别,因而产生了生熟之分。
生茶——未经人工发酵。
熟茶——经过人工发酵。
所谓人工发酵就是指渥堆。生茶是没有经过渥堆的,它的制作过程大致为杀青—揉捻—晒干—蒸压,而熟茶的制作方法为杀青—揉捻—晒干—渥堆—蒸压。
简而言之,从生茶到熟茶就是隔了一个发酵,小小一步却使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了本质的区别。目前关于普洱茶的归属争议也大都源于此。
黑茶属性论,这是最早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分类,这是因为无论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都是后发酵茶,这与黑茶的后发酵属性一致,因此普洱茶属于黑茶无疑。
生茶熟茶分家论。这是对黑茶属性论的质疑,一些茶友认为黑茶的制作过程需要有渥堆的步骤,生茶没有,是以,生茶不属于黑茶,应该是晒青绿茶,熟茶才是黑茶。
由于这一系列的特殊性,现在国家规定的茶类划分标准将普洱茶划分为特种茶。
即使如此,也不能改变生茶和熟茶由于制作方法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茶性。
【2】干仓普洱VS湿仓普洱
所谓干湿,是指普洱茶的仓储环境,尤指湿度。
干仓是指温、湿度适中、通风环境良好、环境清爽不易滋生微生物的普洱茶仓储条件,干仓存储的普洱茶一般称为干仓普洱,可以将干仓存储理解为普洱茶的自然陈化。
湿仓与干仓概念相对应,是人工增加温、湿度,控制通风透气使微生物滋长加速普洱茶陈化的仓储条件,这样的普洱称为湿仓普洱。很多茶商为了使新快速陈化达到陈茶的口感,就会改变仓储环境缩短陈化所需的时间,这种环境下的普洱极易发霉。
【3】古树茶VS台地茶
今年的春茶热已经淡去,古树茶的价格不负众望再次成为关注点。比如冰岛老寨古树茶王以88万元成交古树采摘权,即使不喝普洱的人应该也 有所耳闻,普洱只要是古树茶,就一定与“天价”挂钩!
当然了,有天价普洱就有“平价”普洱,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茶直接的说就是古树茶和台地茶。
古树茶既为“古”,那肯定得是有一定年头的,对古树茶的树龄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接受的准确数字,有人认为是100年以上,也有人认为得300百年以上树龄的才算得上是古树茶,但可以知道的是上百年的乔木茶才能称作古树茶。古树茶因其品饮价值、收藏价值、安全环保、物以稀为贵几个特点,广受追捧。
台地茶就是运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密植高产的茶园产出的茶叶。与古树茶相比,台地茶种植密度大、高产、人工干预多、树龄短、品种新。
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古树茶是手工精制的奢侈品,台地茶是流水线产出的“商品”。
理论上说所有的古树茶应该比所有的台地茶好,然,凡事无绝对,台地茶照顾得好也能叶质厚,滋味足,古树茶完全放养,也可能受环境影响损坏品质。
【4】普洱紧压茶VS普洱散茶
我们在茶市上常看到的普洱茶基本都是紧压茶,而且还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形态,像板砖的“砖茶”、像煎饼一样的“饼茶”、像碗一样的“沱茶”......
这些被压制成形的普洱茶被统称为紧压茶,紧压茶是普洱茶最常见最普遍的形态,但并不意味这普洱茶就不能有散茶形式,可是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紧压茶呢?
这还是由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后发酵特性决定的。
散茶
优势:
①条索完整。可以更好的通过观茶叶的外观判断茶的品质。
②陈化速度快。散茶密度小,空隙大,茶叶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速度更快。
③方便取茶。冲泡更省力,投茶量也很好控制,不会浪费茶叶,非常适合日常饮用。
④原生味道保留更好。紧压茶后续还有高温蒸软,相当于又一轮发酵,散茶则没有,比紧压茶保留更多茶叶的原味儿。
弊端:
①占用空间比较大,不便存放。这是与紧压茶相比的,同量的茶叶,散茶需要的空间更大。
②香气散发快。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就有弊,不仅陈化快,茶香挥发的也比较快。
③存储时间短。这也是因为陈化快和香气发散快导致的,使散茶可以存储的时间没有紧压茶长
紧压茶
优势:
①便于储存和运输。在前面已经讲到了,紧压茶的形式占地小,方便运输,才在贸易过程中被利用。
②有利于长时间保存。很多人追求普洱茶的陈化口感,甚至因此掀起普洱茶收藏热,这就是得益于紧压茶。紧压茶使茶叶不至于过度、过快氧化,也能很好的保持被压在中间的茶叶的香气,所以那些放了很多年的普洱茶,不仅味道更好,香气也别有一番风味。
是以,一定程度上,紧压茶的形式是更符合普洱茶品质特征的。
弊端:不便取茶。这可能是普洱紧压茶最大的缺点了,刚开始饮用紧压茶,对撬茶还不熟练的时候,手残程度令人发指,不是撬出一大坨,就是把茶都撬成碎渣,自己看到都心疼,有些重度手残者还会用茶刀或茶针伤到自己。
【5】新茶VS老茶
品一口新茶,浓重的茶气,青涩的茶味,香高味稍苦,似霸道之感。生茶新茶可以说和绿茶一样,没有发酵,鲜叶中的物质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能呈现出普洱的原汁原味。如果说老茶更有一股历经风霜后的老人的陈韵,则新茶像是蓬勃朝气、一往无前的小年轻。
要是你喜欢鲜爽劲道的口感,那就试试新茶,保管你满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普洱茶的口感就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在陈化的过程中普洱茶中的内质在氧化反应中发生了转化,茶多酚等刺激性强的物质发生了变化,茶的口感也有苦涩变为醇厚,回甘,陈香尽显。老茶与新茶比,温和不刺激,适合各类人群。
新茶似是未经事的孩子,在我们的感官中胡冲乱撞;老茶是经事明理的老人,总在我们身体感到冷的时候、在管不住嘴吃撑的时候,给我们既暖胃又消食。
当然在存茶的过程中,茶饼色泽、茶汤颜色和滋味的变化都是一种乐趣,就像精心养护的盆栽,没有花时间去照顾怎么能生长发芽呢。
所以说,老茶好吗?好!老茶好喝吗?好喝!
新茶就没好处吗?不是!新茶和老茶的优点都可圈可点,经过上述介绍,大家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茶品味。
【6】纯料茶VS拼配茶
很多人一听拼配二字就感觉是不好的,所以在心里就对拼配茶判了死刑,甚至有人认为拼配茶是普洱茶造假的一种方式,其实这是对拼配茶的一种误会,这就像是在拿货车与小汽车相对比较然后说货车不是车,其实拼配茶和纯料茶都是正经的普洱茶,只是不同种类而已,就像货车和小轿车都是车,只是用处不同。敲重点!拼配茶不是假茶。
“纯料茶喝的是个性”,很多老喝普洱的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纯料茶原料单一,一个山头一个味儿,喝得多了自然都能分辨不同产区茶的特点了,而拼配茶则是一种技艺的品鉴,在品饮中能感受到不同的特点的茶混杂在一起产生的味觉撞击。
“纯料茶的相对的,拼配茶是绝对的”,纯料茶纯到极致,那么单株是最纯的,就是指同一棵树同一季节采摘的茶叶是最纯的,但是一棵树的叶子即使摘完了也做不了多少茶,所以无论出于口感还是降低成本,扩大消费人群还是制茶技艺来说,不同程度的拼配茶都是占市场很大比重的。
纯料与否、拼配与否都不是一款好茶的决定因素,纯不纯料的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是以,喝普洱茶无需执着于纯料。
1、乔木型
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可长至3~5米以上。
2、灌木型
灌木型茶树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可长至1.5~3米。
3、半乔木型
半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乔木型茶树与灌木型茶树之间。
4、野生茶树
野生茶树指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过的茶树,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
5、台地茶
台地茶泛指最近几年或几十年由政府推广种植的茶树,多密植于较低矮平缓的茶园,茶树较矮,种植密度高,相对茶叶的产量也高。台地茶因为集中种植,可节省人工,相对较好管理,如修剪、施肥、喷药等在台地茶管理过程中很常见。
6、古树茶
古树茶普遍认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的茶叶都可称作“古树茶”,八九十年左右的称为“老台地”。
7、山头茶
山投茶以某个特定山头或村寨命名,所以也叫村寨茶,比如老班章、冰岛、昔归、易武等山头或村寨。
8、大树和小树
在普洱茶知名的山头或村寨中,当地茶农一般根据茶树的大小,也就是树的高低和主干的粗细来分为大树和小树。通常大树树龄长,鲜叶价格高;小树低矮,树龄较短,鲜叶价格自然相对便宜。大树茶和小树茶都属于山头茶,但不属于台地茶。
9、普洱生茶
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直接压成饼、沱、砖(饼茶、砖茶、沱茶)等形状的各种茶品的统称,不压制的称晒青毛茶。
10、普洱熟茶
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紧结块叫茶头。
11、生态茶
茶树生长在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里,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全程控制生产过程的茶叶叫做生态茶,喝之对人体有益无害。
12、有机茶
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按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荒坡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略)。
13、大叶种茶
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
“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冲、龙陵、德宏等地。
“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
“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中叶种茶,小叶种茶略)
14、普洱春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5、普洱夏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夏后至立秋前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普洱夏茶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在二十四节气芒种至小暑期间采制的夏茶。滋味浓厚,又称“细黑条”。
因夏天高温,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适合制发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叶片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
16、普洱秋茶
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普洱秋茶、普洱谷花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飘扬,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17、普洱冬茶
在二十四节气白露以后所采制茶叶统称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叶条枯黄少油润,多宿叶,内质滋味较淡薄。旧时很少采摘。云南除低热地区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茶区几乎不产冬茶。普洱冬茶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
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8、纯料茶
只有相对的纯料,没有绝对的纯料,所以提到纯料茶一定要加个范围。
比如:勐库纯料,勐库冰岛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头春纯料等,其中目前纯料的极致认为是同一棵古茶树,同一次采摘,同一次单独制作而成的单株茶。
19、拼配茶
别称混合分配茶、分配茶、混合调制茶等,是为了维持茶叶风味与质量的稳固,而将多种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茶。
普洱茶熟茶的拼配是依据茶叶各级别的品质请求,将没有平级别、没有同筛号、质量近似的茶叶按比例拼和,使没有同筛号的茶叶彼此扬长避短、调试质量、进步品质,保障货物象样及多日货物品质的绝对于稳固。
20、螃蟹脚
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
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21、古六大茶山
易武、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攸乐。
22、新六大茶山
布朗、巴达、南糯、南峤(勐海)、勐宋和景迈。
23、日凋
也称日光萎凋,即茶叶刚采摘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到一定程度。近代也有用热风萎凋的。
24、摊凉
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
25、杀青
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26、揉捻
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27、晒干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28、蒸压
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29、干燥
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30、普洱紧茶
普洱紧茶是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毛茶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
此外,“普洱茶”按照其制作阶段的不同,分为初制茶和精制茶两种;按其制作工艺不同,又分手工茶和机制茶两种。
31、普洱绿茶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
杀青的方法,目前有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精制后的绿茶,经过再加工后,一是窨制成普洱花茶,二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砖(青)、普洱饼茶(青)。
32、普洱红茶
普洱红茶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
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从其外形与品质分,有小种红茶、红碎茶和功夫红茶3种。
33、普洱晒红
是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作为原料,用晒红工艺制作而成的红茶。
34、普洱青茶
普洱青茶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
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35、普洱黄茶
普洱黄茶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
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36、普洱黑茶
普洱黑茶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37、普洱白茶
普洱白茶为重萎调,轻微发酵的云南大叶种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
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后。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如月光白,工艺上不属于普洱茶,但很多茶商会把它归为普洱茶来卖。
38、普洱紫芽茶
紫芽茶是由于叶片长时间受紫外线照射,花青素含量过高产生的变异。芽叶一般呈紫色。普洱紫芽茶特指利用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品。
39、普洱紫鹃茶
是云南大叶群体茶树品种中的一种特异品种,芽、叶、茎都是紫色,外形色泽紫黑,茶汤紫色,滋味醇厚香气特殊。
普洱紫鹃茶特指利用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品。40、云南岩茶特指以马台、邦东为核心茶区的古茶树与岩石共生的环境下按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
41、普洱茶膏
由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42、渥堆
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促进茶叶酵素作用的进行,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40——50天左右,待茶叶转化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摊开来晾干。
经过渥堆后的茶叶,随着渥堆程度的差异,颜色已经由绿转黄、栗红、栗黑。
43、渥堆发酵
渥堆发酵是形成和奠定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普洱茶“渥堆发酵”必须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优质普洱茶最基本质量前提是:外形条索粗大肥大,完整,色泽褐红(猪肝色)或带灰白色”。
就内质而言“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水浸出物含量大或等于38%”要达到“条索粗壮肥大”,“水浸出物含量大或等于38%”这两项关键性质量指标加工普洱熟茶的原料,必须是品质上乘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44、撒面
简单讲就是为使茶饼、茶砖、沱等的卖相更漂亮而在表面上撒上一层等级较高的茶叶原料;一般除了散茶,只要制成形的普洱茶多半都有撒面。
45、黑点
鲜叶在杀青过程中产生的糊片,经揉念后形成糊点碎末,亦说“黑蚂蚁”。
46、干仓普洱茶
干仓普洱茶是指长期存放于周围通风、干燥、温度适中、湿度小于80%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这种普洱茶的陈化转变方式能最大程度保存茶叶的本质特征:条索紧结、色泽光润,茶香馥郁,汤色金黄或红浓,茶气足,带果香,生津回甘,口感厚重富层次感,经久耐泡,茶底富弹性。
是专业茶仓、带抽湿设备库房以及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气候干燥地区的常见仓储。
47、湿仓普洱茶
湿仓普洱茶是指长期存放于周围相对封蔽、温度偏高、湿度大于80%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
这种仓储的普洱茶陈化转变速度快,但茶叶内的有效物质容易受到破坏,以致条索松散、色泽暗淡,表面发白,有陈泥或霉味,汤色酱浓,茶水薄、茶气弱,水味重,锁喉异样感明显,如退仓时间足够,口感也可以顺滑,可出现各种药香、木香,却仍不经泡,茶底偏黑或软烂,活性弱。
湿仓普洱茶是指长期存放于周围相对封蔽、温度偏高、湿度大于80%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
这种仓储的普洱茶陈化转变速度快,但茶叶内的有效物质容易受到破坏,以致条索松散、色泽暗淡,表面发白,有陈泥或霉味,汤色酱浓,茶水薄、茶气弱,水味重,锁喉异样感明显,如退仓时间足够,口感也可以顺滑,可出现各种药香、木香,却仍不经泡,茶底偏黑或软烂,活性弱。
48、自然仓普洱茶
介于上述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之间仓储的普洱茶称为自然仓普洱茶。是中国南方各地商家、藏家最常见的仓储。
经自然仓陈放后多年的普洱茶,品相自然,乌黑柔亮,茶香明显,汤色红浓厚滑,口感顺畅,回甘生津,茶底带弹性。
49、入仓普洱茶
将茶品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添加药剂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称之为“入仓普洱茶”。
50、未入仓普洱茶
储存于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着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称之为“未入仓普洱茶”。
51、松紧度
紧压茶的松紧度会直接影响到普洱茶陈化的品质,不宜蒸压过紧。茶品蒸压得过于松散,则氧化过快,较易获得醇滑的口感,但是茶叶容易从饼面上脱落;反之,蒸压过紧,则会放缓陈化的速度,冲泡时的口感受影响。
52、匀整
紧压茶的形状匀整,指外形端正,棱角整齐,不缺少角;厚薄一致,模纹清晰,条索整齐紧结。
53、茶性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54、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55、茶质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56、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
57、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触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8、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59、生津
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水泡不断的涌出。↑↑↑云南山中岁月
60、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涩是一种触觉。
61、甘韵、甜质
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62、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63、层次感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64、立体感
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如高扬、下沉、内敛等。
65、喉韵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66、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67、汤氲
指茶汤汤面上白色的“雾气”。
68、陈韵
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茶中易感到。
69、滋味
普洱茶的滋味要醇和,爽滑,甘甜,口感舒服。回甘是指茶汤入口以后舌根有明显的回甜味。
70、烟熏味
由于在加工的过程中或是后期存放时吸收到了烟的味道,是一种缺陷,不过也有很多茶友喜欢这种火香味。
71、红茶味
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72、水闷味
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73、霉味茶
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74、异杂味
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75、果酸味
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76、酸味
在揉捻后未及时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77、水味
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78、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气味。
79、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80、唛号
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为4位,头两位为该系列茶配方创制年份,第三位为茶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
散茶用5位,第三、四位为茶料等级,其他同上。如7542、7536等数字。
81、内飞
指普洱紧压茶内压制的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的一张防伪小票。
82、内票
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83、支飞
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称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唛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
84、印级茶
五六十年代生产的老茶,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
85、七子茶饼
外形扁平圆盘状,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86、铁饼
压制得比较厚实、坚硬的茶饼叫铁饼,和相应的“火烧饼”等同为工艺流程上的名称。
87、中茶牌
茶饼的外纸正面标志为8个“中”字围绕着“茶”字,为中国土产畜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商标。
88、大益饼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厂商标,“大”字中间有个反白色的“益”字,根据不同级别和年限分有不同颜色的商标。
89、饼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呈饼状。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90、砖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外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普洱黄片砖。
91、沱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呈碗形。小金沱是沱茶的一种,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4克,堪称是世界最小普洱茶。
92、金瓜贡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93、千两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94、香菇紧茶
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95、柱茶压
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96、老茶头
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
97、广云贡饼
早期除云南省外,广东省也出产少量的普洱茶,有部分所用的茶青挑选自云南省,而部分则是广东省所出产的茶青,也称之为“广东饼”。
大部分广东饼的普洱茶,在60年代后都是用广东的茶青或云南茶青和广东的茶青拼配后制成饼,故名“广云贡”。
98、纪念饼
为纪念某个事件所特别制作的小批量茶叶,带有相应编号和证书,较有名气的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纪念茶。
99、普洱茶竹筒茶
云南特产名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经杀青、揉捻后装入生长一年的嫩甜竹筒内用文火烘烤制成的茶品。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同胞常饮此茶。
100、号级茶饼
又称“古董茶”,一般指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以圆茶为主,一般七饼一桶,一饼350克,外用竹罄包装,有制茶商号标志在竹罄顶面。而茶饼也不像现在有棉纸包装,内为裸饼但有张载有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的内飞。典型代表人物:宋聘号、陈云号等。
茶为国饮,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绿茶为不发酵,杀青为核心工艺,绿汤绿叶;红茶为全发酵,发酵为核心,红汤红叶;黄茶为闷黄,黄汤黄叶;白茶为轻微发酵,萎凋、干燥制成;黑茶为后发酵茶,越陈越香;乌龙茶为半发酵,具有独特高香,以及岩韵、观音韵等。
一、绿茶
不发酵,性偏寒,阴凉(冷藏)保存,核心工艺杀青
品饮最多的茶,我国品类最多的茶。他的核心制作工艺为“杀青”,鲜叶在采摘后,立即利用高温杀青的原理,使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快速停止氧化。
其制作差异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喝的最多的是炒青绿茶。
绿茶的特征是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俗称三绿。
绿茶不宜久放,品饮当年产的绿茶。最佳的存放方法是放进冰箱,避免与其他食物一起存放,以免茶叶吸附异味。
代表茶:龙井、碧螺春、竹叶青、信阳毛尖、庐山云雾、汉中仙毫、恩施玉露、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都匀毛尖等。
二、白茶
轻微发酵茶,性凉,常温存放,核心工艺萎凋
近几年白茶深受消费者热捧,无论是新白茶、还是老白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发酵程度在5-10%。白茶是靠晒出来的,制成过程不炒不揉,也有人为烘干的。
白毫银针是全芽茶,新茶全身嫩绿,披满白毫,常被误认为是绿茶。
代表茶:福鼎白茶、政和白茶 。
三、黄茶
微发酵茶,性寒,阴凉冷藏保存,核心工艺闷黄
黄茶也是微发酵茶,其发酵度:10%-20%左右。知道黄茶的人很少,喝过的人更少。
黄茶按照鲜叶的老嫩,芽叶的大小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大主要的种类。
核心工艺是“闷黄”,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黄茶跟绿茶很接近,但黄茶的茶汤是黄色的。品饮时间和储藏方式和绿茶一致。
代表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
四、青茶
半发酵茶,性平,常温存放,核心工艺做青
青茶(乌龙)属半发酵茶,发酵度:15%-70%,口感差异极大。主要分为:闽南乌龙清淡幽香、清香甘甜;闽北乌龙口感醇厚、沉稳。
核心工艺是:摇青。抖动摇晃茶叶,茶叶在碰撞中发酵。
代表茶:闽南乌龙(铁观音)、闽北乌龙(大红袍)、广东乌龙(凤凰单丛)、台湾乌龙(阿里山乌龙)。
五、红茶
全发酵茶,性温和,常温存放,核心工艺发酵
红茶属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在70%-100%。其茶性温和,女孩品饮有助于缓解体寒问题。
英国凯瑟琳公主非常喜爱喝,使其迅速火遍皇室,渐渐成为英式下午茶等茶文化,对世界影响极大。
核心工艺是“发酵”,通过揉捻破坏茶叶细胞,让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积累在叶片中,形成红汤、红叶。
代表茶: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等。
六、黑茶
后发酵茶,性温和,常温存放,核心工艺渥堆
黑茶属后发酵茶,深受少数民族喜爱。随着市场的推广,在全国范围内黑茶也受到一定的追捧。
黑茶因叶色黑褐或油黑而得名,茶汤深红,叶底以黑褐色为主。有助消化之效,更是深受爱美人士的欢迎。
黑茶核心工艺是渥堆,把茶叶堆放在一起,洒上水,让茶叶依靠自身的物质发酵,6大类茶中黑茶的发酵最为特殊,黑茶的发酵其实是酶、微生物、湿热三者综合作用形成的。
代表茶:云南普洱茶(熟茶)、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雅安藏茶、湖北老青砖茶、陕西茯茶等。
很多茶友们虽然爱茶,但对很多茶叶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也容易混淆一些常识。十条茶的入门必备知识,为茶友们普及扫盲。
1.普洱茶属性
普洱茶是由汉族茶农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后发酵〞即是将己制成的晒青茶,渥堆,洒水,再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
判断黑茶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黑茶有一个后发酵环节。熟普洱茶的加工工序更加接近黑茶种类的评定。
因此,一般将熟普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
2.安吉白茶是绿茶
安吉白茶是一种汉族名茶,产自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因为安吉白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所以是白色。
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最大区别是:安吉白茶是干茶绿色,叶底白色;而真正的福鼎白茶(白毫银针)是干茶白色,叶底绿色。
3.君山银针是黄茶
很多人认为君山银针是白茶或者绿茶。其实,君山银针是黄茶。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
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黄叶黄汤是其主要特点。
4.洞庭碧螺春并非产自洞庭湖
碧螺春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注意是洞庭山,不是洞庭湖,洞庭湖在湖南岳阳。
5.抹茶不是磨碎的绿茶
抹茶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粉。抹茶粉是以遮阳茶做的碾茶为原料,越绿价值越高,相应的越绿制作难度就会越大。
对茶叶品种,种植方法,种植区域,加工工艺,加工设备都会有更严格的要求。
抹茶是由汉族人发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覆盖的、蒸青的绿茶。绿茶采摘前10-30天进行覆盖遮阳,研磨。
6.花茶并非花越多越好
品质好的茉莉花茶一般含花量很少,只闻花香,不见花干。桂花茶窨制时不起花,花和茶叶混在一起。
有些花茶含花量很多,多数是拌花茶,有时在销售时,也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适量拌花。
7.紫砂壶并不适合所有茶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因此很多人认为紫砂壶泡茶是最好的。
事实上,冲泡什么茶类选用什么茶具都是有讲究,并不是所有茶类都适宜用紫砂壶。
紫砂壶只适于泡黑茶,乌龙茶类,如果用它冲泡绿茶花茶类效果反而不好。
8.饭后不宜马上饮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马上喝茶,反而会影响消化,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叶妨碍了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降低50%。
长此以往,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铁性贫血。此外,茶中的大量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
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使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延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导致便秘。
因此建议饭后一小时再饮茶,对健康会更好。
9.红茶冷后变浑浊说明是好茶
很多人在喝红茶时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茶汤冷后会变浑浊。这是因为茶中含有茶多酚,而红茶在发酵时部分茶多酚会转化为茶黄素,茶黄素,茶褐素。
在高温状态下咖啡碱与它们都成游离态。
但随温度的下降,它们会通过缔合而成缔合物,并表现出胶体的特性,使茶汤由清转浑而出现〝冷后浑〞的现象。
这与红茶的鲜爽浓强度有关,鲜爽度越强的红茶,冷后浑的现象越明显。
10.不是所有茶都是越新越好
即使是绿茶,也最好不要刚做出来就喝,新茶会给胃黏膜带来比较大的刺激。
另外绿茶有一定的寒气,最好等它的寒气退去一些后再喝。如果要喝新鲜绿茶,最好是在制成后半个月左右再喝。
除了绿茶之外,其他茶类的最佳饮用期,几乎都是第二年。
因为这些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有炒制或烘焙的过程,要等到火气褪尽后,口感才会变得更好,例如黑茶,则是越陈越香。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普洱茶的喝法讲究和了解普洱茶的必备知识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下一篇:更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