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购买普洱茶怎样选购正宗普洱茶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买普洱茶攻略和购买普洱茶怎样选购正宗普洱茶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普洱茶由于其加工工艺后发酵的特性,熟茶性温和,生茶烈性,因此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与收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选购普洱茶呢?
一、不要以为年代越久远越好
“年代只能参考,不能尽信”,普洱生茶的生产历史有数百年了,但第一批通过人工(渥堆)后发酵技术的熟茶是该厂在1973年生产的,“因此,市面上超过46年的普洱熟茶大多是假冒的”,另外超过10年终左右的普洱茶更要慎重选择,可以选择年份比较新的好茶,然后进行长时间储存。
二、不要相信伪造的包装
消费者要注意购买普洱茶时价格与茶叶的年代和包装是否合理,比如几十年的老茶现在已经很稀少了,但市场上却是要多少有多少;红印茶也是很珍贵的,但市场上批发的所谓“红印”却便宜得很,这怎么可能是真货呢?“年代、价钱、包装不符合逻辑概念,报价不合乎市场行情的普洱茶,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三、不要相信添加的味道
“普洱生茶唯一的味道就是樟香味,陈年普洱老味老韵。而分辨普洱熟茶的最好方法是渥堆发酵越少的茶品及拼配蒸压时间越短的越佳。”如果茶叶有霉味和其他异味,就是已经霉变的茶叶或质量较差的茶叶。
四、不要仅看茶汤颜色的深浅
普洱生茶只要在干净、通风好的空间陈放,慢慢发酵后,就算放上50年或者100年,茶的汤色依然不可能变黑或者变混浊,绝对是油光气十足,色金黄转枣红才对。因此,如果卖家以“汤色颜色深说明是老茶”来叫卖茶叶的话,消费者千万不要相信。
五、不要以为树龄叶种越老越好
当下众多的消费者大多以为大叶就是野生。仔细观察叶子如果是大大的,平平的,薄薄的,一定不可能是野生种,而是在某种商业利益的需求下人工种植出来的,真正野生的普洱茶是没有施放肥料及农药的,所以消费者千万不要迷信茶叶的树龄和叶种。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在夏日炎炎,嗓子缺水的状态下,茶叶能解决饥渴之感。
而当我们浮躁、不安的时候,茶叶能解决我们的急躁之心,让我们平静下来,坦然处之,茶叶更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
回到现实来,我们大多时候能喝到别人泡的茶好喝,而我们自己却泡不好一杯茶,或者说泡出来的茶汤苦涩度比较高,喝起来也比较不顺,这是什么何种原因所致?
导致茶汤苦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投茶量
投茶量过多,往往是茶汤滋味苦涩的罪魁祸首。
茶水比例适当,茶汤才会饱满好喝,就像泡一杯糖水,加的糖过多,就会太甜,腻人,加的糖太少则饮之无味。
既然提到了投茶量,我们下面就说说如何正确的掌握这个投茶量。投茶量我们一般按照盖碗的标准来说,白瓷盖碗也是能泡所有茶的一个利器,所以以他为标准不会错。
以110ml的白瓷盖碗为例。
泡白茶,投茶5克;(茶水比例为1:20)
泡红茶,投茶5克;(茶水比例为1:20)
泡岩茶/乌龙茶,投茶8克;(茶水比例为1:15)
泡生普,投茶8克。(茶水比例为1:15~1:20之间)
黑茶和普洱的投茶量相同。
以上所说的投茶量都是根据日常的实践的来的刚刚好的结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如个人口感不同,也可以适当减少或增加。
反正总之,以淡茶为原则,切忌长时间喝浓茶。
投茶量要不多不少,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将茶泡涩!
若是不注意用量,随心情投放盖碗中,很容易出现明显误差,导致投茶量过多,当然最后也会影响喝茶的心情。
如泡白毫银针时,肥壮的银针芽头,体积小,不占地方。
将5克的干茶放入盖碗内,尚还能留下一大半的空间。
不似体积蓬松的毛峰茶、寿眉茶,连枝横阔,能将整个盖碗,占据得满满当当。
可见,单凭视觉和手感判断,投茶太容易出现偏差。
如果对茶汤的滋味以及口感时分考究,可准备一个电子小克秤,每次按照标准投茶,坚持一段时间后,再按照习惯投茶,也会好很多。
2 、出汤时间
茶汤的涩,主要来源于茶叶内部的茶多酚物质。
茶多酚=涩
咖啡碱=苦
氨基酸=鲜爽
茶叶内部可溶于水的物质,一般情况主要有三种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
一杯好的茶汤,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是均衡的。因此可以得出出汤时间也会影响茶汤的苦涩之感。
浸泡时间长,茶多酚+咖啡碱就会析出过多,苦涩就在所难免,而氨基酸为鲜爽的感觉,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盖碗冲泡的情况下,不论是泡白茶,亦或是武夷岩茶与红茶,快出水均为第一要义。
将纯净水烧到滚烫后,注入盖碗中,将里面的干茶均匀浸润后,快速合上盖,调整开口,快速倒出茶汤。
整个的泡茶时间,需要控制在10秒内,另外出汤时一定要讲茶汤分倒入公道杯,然后倒入茶杯饮用。
公道杯可以平衡、均匀茶汤。
加入前一泡太浓,后面的茶汤则可以再简短时间,浓+淡=平和,当然这是挽救已经泡的苦涩的茶汤,是下下之策,尽量还是掌握好每一泡的技巧。
3、工艺问题
当然茶汤苦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制作工艺的问题,这个情况就有点复杂,我们后期再说,但可以明白一点,只要购买的正规、品质保证的茶叶,基本上工艺与安全不会太差,所以基本上可以也可以忽略这一点了。
同时,在工艺与原料的角度来说,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坏茶,但苦涩化得快的茶一定是好茶。苦涩其实可以说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苦涩化得快,证明制茶工艺好,是好茶。
但是这种苦涩和我们前面说的苦涩是两码事,一种是舒适、自然的的,而另一种是不安令人不悦的。
泡茶与做人是一个道理,没有最好,刚好好便是最好,
若是觉得茶汤苦涩,那么肯定是有的地方没做好,找到这个问题,然后解决它,方能泡一杯相对来说不苦不涩、喝的舒心的好茶。
黑茶浓郁厚实;白茶清淡爽滑;
黄茶清香甘甜;绿茶清新宜人;
青茶变化多端;红茶醇厚甘美。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习性,故泡茶有方。
顺应其茶性泡出来的茶,才能最大发挥这一片片自然之叶通窍、养肤、清心等神奇效用。
根据制作工艺及发酵程度不同,主要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六大类冲泡方法均有讲究。
绿 茶
比较常见的绿茶有黄山毛峰、碧螺春、西湖龙井、蒙顶甘露、太平猴魁、都匀毛尖等。
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滚烫的沸水冲泡,水温以80℃~85℃为宜(文中所有水温皆指开水的晾后温度)。
茶水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泡出来的茶,汤色清翠碧绿而透明清澈,最好现泡现饮。
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容易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
瓷杯冲泡时先用四分之一的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玻璃杯泡茶,观看茶叶在水中的沉与浮,又是一种别样的情趣!
乌龙茶(亦称青茶)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它具有红茶之甘醇、绿茶之鲜爽和花茶之芳香,深受茶友喜爱。品饮乌龙茶不仅可以生津止渴,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
乌龙茶泡饮技艺三个要素,即泡茶用水、泡茶器具和泡饮技艺,并掌握“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的原则。
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95℃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茶叶基本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
泡乌龙茶时,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
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黄 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蒙顶黄芽、君山银针、沩山毛尖等都属于黄茶。
其茶质细嫩,水温太高会把茶叶烫熟,所以冲泡温度最好在85-90℃之间为宜。
冲泡黄茶,按照茶具容量放入四分之一黄茶茶叶,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斟酌增减。
第一泡的最佳冲泡时间为30秒,第二泡延伸到60秒,第三泡再延伸至大概2分钟,这么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佳。
用玻璃杯或瓷杯,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最佳,可欣赏茶叶似群笋破土,缓缓升降,堆绿叠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
红 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其代表名茶是祁门红茶。常见的红茶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
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
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
红茶最好用盖碗和紫砂,用盖碗,能泡出它原味的口感,各方面层次分明。
所以在试茶样时,都是用盖碗,方便闻香,能够准确的评出一泡茶的优缺点,但保温性没有紫砂好;有心情有情趣养壶就用紫砂。
黑 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黑茶不仅功效突出,而且不影响睡眠,特别适合晚上饮用。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说的就是黑茶,由此可见黑茶实在是一种集收藏,文化,健康与一体的非常的特别茶。
以安化黑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
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
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
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黑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白 茶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因鲜叶原料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泉城红、泉城绿、贡眉、寿眉及新白茶5种。
白茶冲泡要选择一芽二叶初展,干茶翠绿鲜活略带金黄色,香气清高鲜爽,外形细秀、匀整的优质白茶。
白茶冲泡选用上好的水是最重的,由于白茶冲泡要求原料细嫩,叶张较薄,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5-90℃为宜。
白茶冲泡选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盖碗。
白茶冲泡通过玻璃杯可以尽情地欣赏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态,品其味、闻其香,更能观其叶白脉翠的独特品格。
不同茶叶冲泡最佳器皿表
茶是一片树叶,因它来自自然;茶,也是一口甘甜,因它源于生活。茶不讲大道理,只要自己用心去体会便可在泡茶、品茶、赏茶中获得最美的体验,自己喜欢的茶便是最好的。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在夏日炎炎,嗓子缺水的状态下,茶叶能解决饥渴之感。
而当我们浮躁、不安的时候,茶叶能解决我们的急躁之心,让我们平静下来,坦然处之,茶叶更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
回到现实来,我们大多时候能喝到别人泡的茶好喝,而我们自己却泡不好一杯茶,或者说泡出来的茶汤苦涩度比较高,喝起来也比较不顺,这是什么何种原因所致?
导致茶汤苦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投茶量
投茶量过多,往往是茶汤滋味苦涩的罪魁祸首。
茶水比例适当,茶汤才会饱满好喝,就像泡一杯糖水,加的糖过多,就会太甜,腻人,加的糖太少则饮之无味。
既然提到了投茶量,我们下面就说说如何正确的掌握这个投茶量。投茶量我们一般按照盖碗的标准来说,白瓷盖碗也是能泡所有茶的一个利器,所以以他为标准不会错。
以110ml的白瓷盖碗为例。
泡白茶,投茶5克;(茶水比例为1:20)
泡红茶,投茶5克;(茶水比例为1:20)
泡岩茶/乌龙茶,投茶8克;(茶水比例为1:15)
泡生普,投茶8克。(茶水比例为1:15~1:20之间)
黑茶和普洱的投茶量相同。
以上所说的投茶量都是根据日常的实践的来的刚刚好的结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如个人口感不同,也可以适当减少或增加。
反正总之,以淡茶为原则,切忌长时间喝浓茶。
投茶量要不多不少,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将茶泡涩!
若是不注意用量,随心情投放盖碗中,很容易出现明显误差,导致投茶量过多,当然最后也会影响喝茶的心情。
如泡白毫银针时,肥壮的银针芽头,体积小,不占地方。
将5克的干茶放入盖碗内,尚还能留下一大半的空间。
不似体积蓬松的毛峰茶、寿眉茶,连枝横阔,能将整个盖碗,占据得满满当当。
可见,单凭视觉和手感判断,投茶太容易出现偏差。
如果对茶汤的滋味以及口感时分考究,可准备一个电子小克秤,每次按照标准投茶,坚持一段时间后,再按照习惯投茶,也会好很多。
2 、出汤时间
茶汤的涩,主要来源于茶叶内部的茶多酚物质。
茶多酚=涩
咖啡碱=苦
氨基酸=鲜爽
茶叶内部可溶于水的物质,一般情况主要有三种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
一杯好的茶汤,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是均衡的。因此可以得出出汤时间也会影响茶汤的苦涩之感。
浸泡时间长,茶多酚+咖啡碱就会析出过多,苦涩就在所难免,而氨基酸为鲜爽的感觉,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盖碗冲泡的情况下,不论是泡白茶,亦或是武夷岩茶与红茶,快出水均为第一要义。
将纯净水烧到滚烫后,注入盖碗中,将里面的干茶均匀浸润后,快速合上盖,调整开口,快速倒出茶汤。
整个的泡茶时间,需要控制在10秒内,另外出汤时一定要讲茶汤分倒入公道杯,然后倒入茶杯饮用。
公道杯可以平衡、均匀茶汤。
加入前一泡太浓,后面的茶汤则可以再简短时间,浓+淡=平和,当然这是挽救已经泡的苦涩的茶汤,是下下之策,尽量还是掌握好每一泡的技巧。
3、工艺问题
当然茶汤苦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制作工艺的问题,这个情况就有点复杂,我们后期再说,但可以明白一点,只要购买的正规、品质保证的茶叶,基本上工艺与安全不会太差,所以基本上可以也可以忽略这一点了。
同时,在工艺与原料的角度来说,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坏茶,但苦涩化得快的茶一定是好茶。苦涩其实可以说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苦涩化得快,证明制茶工艺好,是好茶。
但是这种苦涩和我们前面说的苦涩是两码事,一种是舒适、自然的的,而另一种是不安令人不悦的。
泡茶与做人是一个道理,没有最好,刚好好便是最好,
若是觉得茶汤苦涩,那么肯定是有的地方没做好,找到这个问题,然后解决它,方能泡一杯相对来说不苦不涩、喝的舒心的好茶。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买普洱茶攻略和购买普洱茶怎样选购正宗普洱茶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下一篇:更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