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经验

福鼎白茶审评表 福鼎白茶评审标准

分类:经验发布者:原始恐惧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福鼎白茶评审标准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福鼎白茶审评表和福鼎白茶评审标准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福鼎白茶审评表 福鼎白茶评审标准

作为一名爱茶人士,与茶友品饮白茶或参加茶会时,常常因无法使用专业准确的词汇去描述自己对茶品的感受而感到汗颜。

福鼎白茶专业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主要围绕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这五要素进行。

1、干茶外形审评术语

毫心肥壮:指茸毛多的单芽,形容白茶芽的肥嫩壮大,茸毛多。

芽叶连枝:芽叶相连成朵。

叶缘垂卷:叶面隆起,叶缘向叶背微微翘起。

舒展:芽叶柔嫩,叶态平扶伸展。

显毫:芽叶上的银白色茸毛,通称为“白毫”,芽尖含量高并且含有较多的白毫,称为显毫。

弯曲:叶张不平整,不服帖,带弯曲。

短碎:芽叶分离,不完整。

破张:叶张破碎不完整。

匀齐、匀整:匀是均匀,齐是整齐,拼配适当,老嫩整齐无脱档的现象。

蜡片:表面形成蜡质的老片。

2、外形色泽审评术语

茸毛银白:茸毛多,银白或银灰白色而富有光泽。

银芽绿叶、白底绿面:指毫心和叶背银白茸毛显露,叶面为灰绿色的白茶。

天青地白:叶背茸毛银白色,叶面灰绿色或墨绿色。

毫心银白:毫芽茸毛银白富有光泽。

墨绿:深(墨)绿色,富有光泽。

绿叶红筋:叶面绿色,叶脉嫩茎呈红黄色。

翠绿:翠玉色有光泽。

光润:色泽鲜明,光滑柔润。

铁板色:深红而暗,似铁锈色,无光泽。

铁青:似铁色带青。

枯暗:色泽枯燥且暗无光泽。

花杂:指叶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泽杂乱。

3、汤色审评术语

杏黄:黄色较浅,似杏子的颜色。

浅杏黄:比杏黄色更浅的颜色。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熟的橙子色泽故有称为橙绿。

杏绿:淡绿色,类似杏子的绿色。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浅黄:黄色较浅。

黄亮:黄而清澈明亮。

深黄:黄色较深。

橙黄:黄中微泛红。

浅橙黄:橙色稍浅。

橙红:橙色中泛红。

红汤:汤色发红。

微红:色微泛红。

琥珀色:类似琥珀的颜色,大多为淡黄色,褐色,或赤褐色。

黄暗:色黄而暗。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但不够浓,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明亮而有光泽,一见到底,称为清澈。

浑浊:茶汤中有悬浮物,透明度差。

暗红色:红色偏暗。

枣红色:像红枣的颜色。

酒红色:像红酒的颜色。

4、香气审评术语

毫香:茸毫含量多的芽叶加工成白茶后特有的香气,白茶的特征香气,鲜爽愉悦。

鲜浓:香气浓而鲜爽持久。

鲜纯:香纯高洁细腻,纯正的香气。

鲜爽:鲜爽、活泼、爽快的悦鼻香气。

纯和:香气纯净,无异杂气味。

清高:清香高爽,久留鼻间。

清香:香气清纯柔和,缓缓散发,令人有愉快感。

枣香:白茶陈放之后形成浓厚的香气,类似红枣香感。

药香:白茶陈放之后形成浓厚的香气,类似草药、木香的陈香。

花果香:愉悦的花果甜香。

巧克力香:陈年高等级白茶中泛发出轻微的巧克力香。

梅子香:梅果的香气。

酵气:带发酵的气味。

青臭气:有青臭气,青草气。

钝浊:气味虽然有一定浓度,但带滞钝,感觉不快。

粗淡:香气低有老茶的粗糙气,也称粗老气。

浊气:夹有其他气息,有沉浊不爽之感。

高火:干燥温度较高,火温较高且时间过长,所产生的高火气。

老火、焦气:制茶中火温不当所导致,轻微的焦茶气息称老火;严重的称为“焦气”。

闷气:不愉快的闷味。

异杂气:焦、烟、馊、酸、霉、油气、铁腥气以及其他劣异气息,或一时难以指明的令人不愉快的异杂气。

5、滋味审评术语

毫味:茸毫特有的味道(白茶高等级品类体现明显,如白毫银针、特级白牡丹)

甜爽:鲜洁爽口带甜感。

清甜:入口感觉清新爽快有甜味。

鲜醇:鲜爽甘醇。

鲜浓:鲜表示鲜洁爽口,浓是茶汤溶质丰富,有活力。

醇厚:浓纯可口,回味甘甜,醇爽。

醇和:味清爽平和。

纯正、纯和:滋味纯正。

粗淡:味淡薄滞钝。

软弱:味淡薄软,无活力。

水味:口味淡寡,软弱无力。

青味: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异味:焦、烟、馊酸、霉等劣异味。

苦涩:味虽浓但不鲜不醇,茶汤入口,味觉麻涩如食用生柿。

6、叶底审评术语

肥嫩:芽头肥壮,叶张柔软、厚实。

肥厚:芽叶肥壮,叶质厚,质软。

细嫩:芽头多,叶质细嫩柔软,细嫩应与断碎区别开来。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 。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整无断碎。反之,老嫩,大小,色泽不一致的称“不匀”。

开展、摊张:冲泡后,紧卷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成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舒展”与此同义。而老叶摊开为"摊张"。

粗老:叶质粗大,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叶脉硬化,按后叶张很快恢复原状为“硬挺”。

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符合于要求的叶片甚少的情况而言,或称断碎。

单张:即脱茎的独瓣叶子,“单瓣”与之同义。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

红暗:红显暗、无光泽。

红张:叶张红变。

暗张:色暗稍显黑。

乌暗:叶片如猪肝色或黑褐色或青暗。

花青:叶底色不调,红里夹青。

福鼎白茶评语中的常用副词

显:形容某方面比较突出,如毫香显露、毫味显等。

较:用于两茶相比较时,表示品质明显高于标准样。该词可用在褒义词之前,亦可用于贬义词之前,用在褒义词之前如浓、较浓,用于贬义词之前如暗,较暗。

稍、略:两词含义基本相同,用于形态稍有偏差,或物质含量不多、程度不深之时。可用在褒义词或于贬义词之前,如略扁、略弯曲、略烟、略有花香、条稍松、稍暗、稍暗、稍浓、稍高等。稍与略在程度上无甚区别,用时注意语气和习惯用法。

欠:表示在规格要求上或某种程度上,不够要求,且程度上较重,即品质差距较大,明显低于标准样茶。这个词只能冠于褒义词之前而不能冠于贬义词之前,如欠紧结、欠亮、欠浓、老嫩欠匀等。

尚:品质略低于或稍低于或接近标准样时用之,表示某点不够,这个词只能冠于褒义词之前,如嫩度尚好、尚浓、尚明亮、尚匀净、尚纯正、尚紧结等。

带:表示某种程度上轻微时用之,如带花香、带烟气、带涩、带扁等。有时可与其他副词连用,如略带烟气、略带苦涩,在程度上又比单独使用时更轻些。

微:表示某种程度上很轻微时使用,如微烟、微焦、微黄、微苦涩等。

福鼎白茶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福鼎白茶属白茶类,产自于福建省福鼎一带,常见的种类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福鼎白茶除了有这几个分类以外,还会根据它的等级、海拔、采茶时间、存放年份、工艺等,有很多个不同的划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清楚福鼎白茶的等级划分,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做个全面的介绍。

一、按鲜叶等级划分

1、白毫银针。以大白茶、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挑剔等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以单芽为原料的往往只有白毫银针,而根据芽头肥壮程度又分为有特级、一级、二级;

2、白牡丹。以大白茶、水仙茶树品中的一压一叶、一芽两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捡剔等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白牡丹通常以一芽一叶到两叶,芽头明显;其中以一芽带小叶的为牡丹王;白牡丹根据鲜叶等级还可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3、贡眉。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贡眉以前特指采用小菜茶制作而成的白茶。

4、寿眉。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寿眉是以群体茶树品种的嫩捎为原料加工制成。

二、按照养殖、野生的区分

白茶,又分为有荒野茶、茶园茶、有机茶、野生茶。

1、荒野茶。指的是把茶种子播下去后,无人工管理的茶山生长出来的茶。

2、茶园茶。别名台地差,也就是普通茶园生长出来的茶。

3、有机茶。指的是有机化管理的茶园中生长出来的茶。

4、野生茶。完全的野生,自然生长的茶树上所生长出来的茶。

三、按海拔划分

1、高山茶。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茶叶肥厚营养丰。

2、平地茶。对比起高山茶来说,平地茶的品质比较底下一些。

四、按区域划分

白茶的正宗产地是在福建省,福建省白茶的主要产地包括有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建阳白茶;而外省的白茶,主要是以云南产量是最高的。

五、按采茶时间

一般来说,茶的等级还分春茶、夏茶、秋茶。

春天。分为头春、二春、三春;夏茶的品质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但夏茶的产量还是比较大;而秋茶产量不大,比较优质的肯定是春茶,尤其是清明节前后的春茶,品质好。

六、按存放年份划分

白茶根据存放年份不同,又分为是新茶和白茶。

新茶,一般指的是当年、三年以内的茶;而老茶,一般指的是三年以上的茶,甚至有的是七年、十年的老茶;老白茶,“越陈越香”。

七、按茶叶形态划分

白茶,按照形态上去划分的话,又分为散茶、紧压茶;散茶只是以单纯的散茶存在;而紧压茶的话,有很多种样式,比如茶饼、茶砖、茶珠等。

八、从树种山区分

白茶,从树种上去分的话,大概分为有三类,分别是建阳贡眉为代表的小白茶、以福鼎大白、政和大白为代表的大白茶,还有发源于建阳漳墩、水吉、小湖一带的水仙白。

九、按加工工艺划分

按照加工工艺上去划分的话,那么可分为有传统工艺白茶、现代工艺白茶和新工艺白茶。

1、传统工艺茶。是遵从传统日晒、复式萎凋等自然萎凋工艺。

2、现代工艺茶。使用玻璃房以室内萎凋设备进行萎凋加工所得。

3、新工艺白茶。指白茶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轻微揉黏、轻微发酵工序制作出来的白茶。

福鼎白茶分类等级

福鼎白茶分类等级:福鼎白茶分为寿眉、贡眉、白牡丹、白毫银针四类。

白毫银针分为四个等级,太姥银针,米针,一级针,二级针;白牡丹分为四个等级,牡丹王,特级牡丹,一级牡丹,二级牡丹;贡眉和寿眉只有一个等级,主要依照年分区分,贡眉的叶片较小且含芽头,寿眉则叶片多,芽头稀少。

白茶等级分类:

一、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白毫银针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太姥银针

太姥银针是白毫银针中等级最高的,只有单芽制成。

2.米针

第一批采摘的叫头批针,也叫作米针、首日茶等。米针和太姥银针等级相差没有太多,同样是单芽采摘。

3.一级针

一级针等级比米针低一级,但总体来说,等级较高,带有些许小叶壳。

4.二级针

二级针芽头较为瘦小,小叶壳较多,叶片开始慢慢舒长。

二、白牡丹

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

1.牡丹王

牡丹王是白牡丹中等级最高的,牡丹王叶片少,小叶壳多,芽头肥壮。可媲美最低等级的白毫银针。

2.特级牡丹

特级白牡丹和牡丹王相差无几,芽头和叶片有细微的差别。芽头白毫明显,大叶片少,小叶壳多。

3.一级牡丹

一级牡丹芽头较瘦小,叶片较多。但白毫特征依旧明显。

4.二级牡丹

叶片多,芽头少。虽然品级不高,但是香气更张扬,口感更醇厚。

三、贡眉

贡眉最初采用的原料是菜茶,菜茶就是最初的小白茶,用菜茶做的贡眉要求采摘一芽二三叶,要求含有白毫,但由于菜茶的量太少,贡眉也有用原料较差的大白茶制作。

优质贡眉毫心显而多,色泽翠绿,叶底匀整,汤色橙黄,为琥珀色,清澈透明,香气鲜纯,滋味醇爽。

四、寿眉

寿眉的原料采用的是低级的大白茶或者菜茶,制作工艺即白茶的制作工艺,并且取一芽三四叶经萎凋烘焙而成。寿眉的外形其貌不扬,有人形容其为扫起来的落叶,以灰绿色为主,形状稍卷曲、自然美。

优质寿眉色泽翠绿,泡开后汤色橙黄或深黄,柔软、鲜亮,叶张主脉迎光透视呈红色,味醇爽,香鲜纯。

福鼎白茶4个等级

福鼎白茶根据树种以及原料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个等级,其中根据感官品质的差异,白毫银针又分为特级、一级;白牡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贡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寿眉分为一级、二级。

福鼎白茶的分级以及等级特征

1、白毫银针

采摘: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采时只在新梢上采下单芽,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倒芽,较瘦小。

成茶后芽头肥壮、身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

工艺:遵从传统日晒、复式萎凋等自然萎凋工艺。鲜针摊于水筛上,置于通风场所,晾至含水率20-30%时,移至烈日下晒干。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用文火烘至足干。晴天也可先晒后风干。毛茶经拣剔好为精茶,复焙后趁热装箱。

口感:杯中茶芽竖立有致、丰润怡然。冲泡时茶色清亮杏黄,毫香浓显,茶香甜长,入口甘馨鲜爽,沁人心脾

2、白牡丹

采摘: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以绿叶夹以银白毫心,状如花朵,故称“白牡丹”。

采摘时期为春、秋两季,以春茶为主。白牡丹叶态自然,色泽呈暗青苔色,叶背遍布洁白茸毛,绿而白底,故有“青天白地”之称。

工艺:采取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精制工艺是在拣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进行烘焙,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保持香毫显现,汤味鲜爽。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

口感:叶底浅灰,叶脉微红。内质毫香,味鲜醇,不带青气和苦涩味,汤色橙黄,清澈明亮。

3、贡眉

采摘: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由于其外形较白茶瘦小,形似眉毛而得名。多以一芽二、三叶为主,品质次于白牡丹。

口感:毫显而多,汤色橙黄或深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张主脉迎光透视时显红色,味醇爽,香鲜纯。

4、寿眉

采摘:采摘时期为春、夏、秋三季。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四叶或是不带芽的叶片或嫩梢为主。

口感:滋味以甘甜为主,略有清香和花香,存放过的寿眉,滋味由甘甜和清香转为醇和温润,煮过之后有糯香、枣香、药香、年代久远的陈香味。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福鼎白茶审评表和福鼎白茶评审标准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景谷普洱茶的特点是什么 景谷普洱茶的特点介绍

下一篇:更多经验

经验相关文章
更多经验文章

精选经验

经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