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 茶文化走向世界_文化_茶文化

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 茶文化走向世界

时间:2023-05-29 18:05:33 作者:刘昊然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文化走向世界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和茶文化走向世界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 茶文化走向世界

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 茶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 蔡旸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邮票,是国家(或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预付邮资的凭证。邮票的基本功能是预付邮资的凭证,同时客观上存在着对一个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宣传作用。

邮票的题材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风俗民情、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建筑交通等,几乎无所不包,被称作“国家的名片”。邮票具有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成为中外人士热衷收集、鉴赏的对象,同时具有传承历史、承载文化的重要传播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邮票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在凝聚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讲述中国故事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中国茶文化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积厚流光。

在新时代,如何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历史与内涵、创造性地传播茶文化、让茶文化传播更具有趣味性,需要深入思考。从邮票的方寸视角,切入茶文化传播的主题,以“邮”论“茶”,是一种新的探索。

一、邮票对茶文化传播的作用与功能

1、邮票见证中国是一切以茶为内容的文化发源地。

1997年4月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志号为1997-5的《茶》特种邮票,4枚邮票图名是:茶树、茶圣、茶器和茶会。

北京茶叶协会常务理事张大为随即在1997年第2期《农业考古》杂志发表《茶文化邮票的缘起》一文,指出:“这套茶文化邮票的发行,不仅是中国茶叶界的一件大事,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创举。

它以充分的物质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是一切以茶为内容的文化发源地。它的发行必将进一步推动以茶为题材的文化的发展!”

面值50分的“茶树”邮票,展现了云南省邦崴千年古茶树。据专家考证,该古茶树是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驯化培育的产物,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的实证。

面值50分的“茶圣”邮票,选用杭州市龙井茶园中茶叶博物馆前的陆羽铜像。世间留存的陆羽塑像和各类画像众多,这枚邮票中选择的铜像引发了争论。

童正祥1997年第2期《农业考古》杂志发表《“茶圣”出天门 何以到杭州——〈中国茶文化〉邮票中“茶圣”陆羽票选图质疑》一文指出:《茶》邮票中其他几枚均选用文物,为何这枚选用了一尊所谓现代雕像?作者认为,“茶圣”陆羽像既有史料记载,又有可信流传方式的目前国内仅两种:这就是明代桑苎庐版《茶经》及石碑刻“茶处士陆鸿渐小像”。

邮票上选用这尊1995年新塑的雕像,与海内外人士心目中的“茶圣”形象存在差距。

面值150分的“茶器”邮票,展现一件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这件茶碾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据专家考证是唐朝僖宗皇帝少年时代曾经用过而后供奉法门寺的皇家茶器。

面值150分的“茶会”邮票,选取明代文徵明《惠山茶会图》画作局部,描绘画家与友人们同游无锡惠山、品茗畅叙的场景。

这套发行量达2500余万套的邮票,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展示茶文化的邮票,对于茶文化的广泛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

而世界上第一枚关于茶的邮票,是1893年发行的汉口商埠邮票。所谓商埠邮票,是指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在中国商埠租界擅自设置的地方性邮政机构发行的邮票。

1893年5月20日,汉口工部局设立“书信馆”,并发行第一套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分别为青莲、绿、深红色,图案相同,均为一个“担茶人”的形象。

这套设计、印制均显粗陋邮票,是外国列强侵略中国邮政主权的历史见证,但客观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汉口茶市盛极一时的境况,传播了汉口“东方茶港”的声名。

2、邮票诠释茶文化的厚重内涵。

1994年5月5日,“中国陶瓷艺术节”在有“陶之古都、茶之绿洲”美誉的江苏省宜兴市举办,我国当天发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4枚邮票展现了明代至今的四位大师的紫砂茶壶代表作。

邮票设计将诗词、书法、金石、雕塑融于图案之中,赏心悦目,耐人寻味,尽现茶文化的魅力。

《红楼梦》中对于茶事、茶意象及其蕴含的茶文化、茶道等均有详细描写。

第四十一回中,有一段“妙玉奉茶”的精彩呈现,讲述妙玉为贾母、刘姥姥一众人等沏茶的情景,将茶类、择水、茶具、茶俗乃至茶品与人品都刻画得淋漓尽致。1981年,我国发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其中的“妙玉奉茶”邮票表现了妙玉双手端着“绿玉斗”准备为宝玉奉茶的情景。

2023年,我国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邮票,其中一枚的图名仍为《妙玉奉茶》,不过邮票上的人物变成了两个——妙玉和宝玉。画面中,宝玉的目光正注视着“绿玉斗”和妙玉手中的提梁壶。两枚跨越17年发行的邮票,引发人们对《红楼梦》中描述茶文化的浓厚兴趣。

1996年,我国澳门地区发行《中国传统茶楼》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

将茶楼中茶客、伺者、厨师、卖报老媪、抱娃少妇等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散发着传统茶楼浓烈的市井文化气息。

澳门邮政于2000年又以《茶艺》为主题发行邮票,规格仍为4枚邮票、1枚小型张,画面清新淡雅。

4枚邮票名称分别“龙井”“寿眉”“红茶”“普洱”4种名茶,解读喝茶、饮茶、叹茶和泡茶的特色。小型张则将人们引入一间茶室,画面中一个姑娘正在演示乌龙茶茶艺。

邮票印刷工艺的创新,增添了茶题材邮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香港邮政于2001年发行的《香港茗艺》邮票,是一套新奇的香味邮票。人们只要轻轻地摩擦邮票的票面,幽幽的茉莉花茶香气翩然袭来,从视觉、嗅觉上都能体味茶文化的雅韵。

3、邮票反映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行茶题材的邮票。从这些邮票中,可以看到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

1991年,日本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纪念荣西禅师从中国引进茶种800周年。日本邮政部门特别发行1枚纪念邮票,图案为茶花、茶具。

16世纪末17世纪初,茶通过葡萄牙、荷兰的贸易船队传入欧洲。从1689年起,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随之带动英国的饮茶风尚。

19世纪中期,英国形成“下午茶文化”,流传至今。2001年,马恩岛发行英国女王伊利莎白登基5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一枚即表现英国女王品下午茶的场景。

瑞典东印度公司建造的远洋商船“哥德堡”号,,曾三次远航中国广州,将茶叶等运往欧洲。

1745年,它满载近370吨的茶叶、100吨瓷器和大量其他物品,自中国广州返回瑞典途中,在哥德堡以西海域遇海难沉没。2003年,瑞典发行“邮票日”邮票,再现“哥德堡号”的风采,也记录下16世纪中国与西方茶叶贸易的历史。

1613年, 在与葡萄牙人的海战中,装载着包括中国瓷器等珍宝在内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货船“白狮”号在南太平洋的圣赫勒拿岛詹姆斯敦港湾被击沉。

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批沉睡海底的珍宝方重见天日,并亮相于1978年英属圣赫勒拿邮政发行的一套6枚的《海底沉物》邮票中。这套邮票的其中2枚,展示了古韵悠长、风姿绰约的中国青花瓷器茶具的风姿。

二、从邮票衍生而来的集邮活动对茶文化传播的推动

集邮活动是收集、整理、鉴赏、研究邮票、邮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集邮活动一度风靡全球,被称为“王者之嗜好”“嗜好之王”。

1926年,国际集邮联合会在法国巴黎成立,美洲、欧洲、亚洲随后相继成立了洲际集邮联合会,并成立按照收集门类不同将集邮爱好者组织起来的专题性集邮组织。国际集邮组织推动各国间集邮活动的交流与合作,集邮活动成为世界性文化活动。

集邮展览是集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881年,奥地利维也纳举办了第一次国际集邮展览。国际集邮联合会成立后,制定了集邮展览规则,促进各种集邮展览活动广泛开展。

国际集邮联合会目前每年举办3至4次国际性集邮展览,各洲际集邮联合会和各个国家和地区集邮组织也经常举办集邮展览。

我国的集邮爱好者中,有不少收集茶专题的痴迷者。2023年第2期《茶博览》杂志刊发《方寸之间 世界与茶》一文,介绍山西吕全忠先生收藏茶邮票的故事。

吕全忠收集了千余枚茶专题的邮票,涉及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孟加拉国、肯尼亚、文莱、斯里兰卡、蒙古、坦桑尼亚等国家。2023年,他开办一间以茶邮票为特色的茶社,墙面上布置着他从各地收集来的茶专题邮票、邮品。

他把茶社定名为“醉茶轩”,与2000年澳门邮政《茶艺》邮票小型张中那间茶厅的名称相同。

集邮展览是传播茶文化的窗口。1995年,焦晓光女士编组的专题邮集《说茶》在新加坡世界集邮展览上获得镀金奖。

1999年,她的这部通过邮票、邮品讲述茶文化的邮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上,获得大镀金奖加特别奖,是中国女集邮家在世界集邮展览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说茶》邮集的前言用散文笔法,将茶文化的魅力娓娓道来:“相传5000年前,神农帝外出巡游,在树下暂短休息。随从们烧水伺候,恰有几片树叶落入壶中,水倾刻变成琥珀色。

闻之清香扑鼻,饮之甘甜爽口,真乃解渴佳品。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第一杯茶。感谢第一杯茶的酿造者。饮茶已使茶成为当今普天之下人皆喜爱的大众饮料。

一些人饮茶是出于习俗,另一些人饮茶则注重陶冶情操。然而,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香茶奉客几乎无人能予拒绝。”

2023年,江苏省溧阳市邮政部门和市集邮协会在天目湖举办了2023茶文化集邮展览,展出《茶文化》《茶叶》等32部邮集。来自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境外嘉宾以及5万余名游客参观了此次集邮展览。

2023年底,以“真情感恩 花茶相伴”为主题的“张一元2023感恩节集邮展览”在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大栅栏总店展出。展览由北京市西城区集邮协会与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展出13部邮集。消费者们享受到“闻茶香、赏邮品、购茶趣”的惊喜。活动开幕当天,主办方启用1枚纪念戳,免费为到场的消费者加盖在茶叶的包装纸上。

“以邮论茶”的集邮组织成立,推动茶文化传播。2023年3月,陆羽集邮研究会在陆羽的故里——湖北天门市成立。这个研究会创办《陆羽邮苑》等刊物、“天门社区·陆羽集邮”网站;走进老年大学、中小学的课堂,开办茶文化、集邮文化讲座;会员编组的《茶韵》等邮集多次在亮相各类集邮展览并获奖。

三 挖掘邮票内涵,深入讲好中国茶文化的故事

1、借鉴生肖邮票发行和生肖集邮文化活动开展的经验,以邮为媒讲好中国茶文化的故事。

生肖邮票深受人们的喜爱于关注。我国的生肖邮票发端于1980年。画家黄永玉绘制、邮票雕刻师姜伟杰雕刻的《庚申年》“猴票”,设计、印制精美,受到了大众的热烈追捧。

“猴票”的热潮直接带动了全民集邮热潮,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生肖文化的关注。

我国的生肖系列邮票受到国际集邮领域的关注,中国的生肖文化借助方寸邮票广泛传播。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生肖邮票,进一步提升了世界对于中国生肖文化认识的深化。

生肖集邮研究组织成为生肖文化的有力推手。1997年,生肖集邮研究会在苏州诞生。该研究会推出了全国性生肖集邮展览、最佳世界生肖邮票评选、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生肖集邮国际交流展览、生肖个性化邮票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出版会刊《生肖集邮》,编印《世界生肖邮票目录》等图书。

2004年起,一年一度的生肖邮票首发仪式都在苏州举办。继苏州之后,全国不少地区都成立了生肖集邮的群众性组织。

2023年,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这家博物馆收藏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生肖邮票、邮品。

生肖系列邮票发行、开展生肖集邮文化活动的做法值得借鉴。

我国目前发行的茶文化题材邮票比较少,建议有关部门与邮政部门密切沟通,精心布局,策划发行系列茶文化邮票,力求推出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精品。同时,注重扶持以茶专题邮票、集邮品收藏为主的集邮组织,通过举办展览、邮票设计比赛等内容丰富的活动,让茶文化通过集邮活动的平台走进社区、走进校园。

2、加强中外合作,利用邮票、集邮活动向全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

联合发行邮票,是指两个国家(地区)或多个国家(地区)邮政部门为纪念同一事物,通过协商确定邮票图稿后,采取共同设计、分别印刷,在同一天发行的同图案邮票。

至2023年底,我国的“中外联合发行邮票”达49套,被人们称为传递友谊的“方寸使者”。

在这些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中,有多套邮票与茶文化密切联系。2023年,在我国和葡萄牙建交40周年之际,两国邮政部门联合发行纪念邮票。

中、葡两国的精美茶具亮相在两枚邮票中,分别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寅仙制作的南瓜造型紫砂壶、葡萄牙19世纪初的一套银器茶具,让人们回味16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茶带往欧洲的历史。

2023年,我国与哈萨克斯坦邮政部门联合发行了《盉壶和马奶壶》特种邮票,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跃然方寸。

其中第一枚邮票表现了我国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烧制的青花八吉祥纹四足盉壶,背景为宋代《碾茶图》,这幅名画以工笔白描手法描绘宋代点茶的情景,展示宋代文人的风情雅趣。

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区,是我国中亚地区最大贸易伙伴,有悠久的饮茶传统。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与相关国家发行茶文化题材的邮票,具有现实意义。

利用国际性展览、会议等契机发行茶文化题材的邮票。中国2023—第27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于2023年11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我国邮政部门特别发行了纪念邮票,2枚邮票中的第一枚邮票的主图为紫砂壶“扁方壶”,背景是无锡的“天下第二泉”。

“天下第二泉”即为惠山泉,陆羽曾经亲自品味,并在论述煮茶用水时将其评为“第二泉”,因此得名“陆子泉”。5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本届集邮展览,这套邮票的发行令中外人士领略无锡独特的茶文化。

3、做好邮政文化、集邮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

集邮活动除了收集、研究邮票之外,邮戳、明信片、邮简、实寄封等也是广大集邮爱好者关注的对象。

邮戳指的是邮政部门加盖在邮件上的各类邮政戳记。茶题材的相关邮政戳记丰富多彩,受到集邮爱好者关注,如,山东莱芜市茶业邮政支局、湖南衡阳市茶市邮政支局、陕西西乡县茶镇邮政支局、湖南望城县茶亭邮政所、广东曲江县茶山邮政所邮政日戳等,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华武夷茶博园”“无锡天下第二泉”“茶壶峰”风景日戳等。

上海邮政部门推出的“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邮资机宣传戳、河南信阳推出的“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纪念邮戳、厦门推出的《邮茗天下之白茶》邮资机宣传戳等也受到欢迎。

邮政部门通过开发茶文化题材的纪念封、明信片、纪念邮册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为邮政企业创造了收入,普及了茶文化,实现了邮政文化、集邮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

“茶和天下”陆羽主题邮局于2023年在湖北省天门市宣告诞生,成为我国首家以弘扬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邮局。邮局中展示茶文化主题的相关邮票、邮品以及文创产品。这里每周举办一次集邮沙龙活动,茶友、集邮爱好者在悠扬的古筝乐曲中品茶、赏邮、联谊、聆听专题演讲。

结语

随着现代通信的发展,邮票传统的使用功能日趋弱化。然而,作为“国家的名片”,邮票的作用仍不可低估。当今世界各国依然非常重视发挥邮票的独特传播功能。

伴随着邮票的诞生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集邮活动,是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高度知识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增知、益智、怡情、交友的高雅爱好。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利用邮票及其衍生的集邮活动来提升茶文化的影响、推动茶文化传播,实现邮政文化、集邮文化与茶文化有机融合,让茶香伴随邮香,香飘天下。

参考文献:

[1]林更生.新兴的邮票茶文化[J]. 福建茶叶,2023(1):47

[2]任宇.方寸中历展中华民族茶文化——《茶》邮票设计随笔[J].中国邮政,1997(4):37、38

[3]李芳 陈李林.邮说茶叶[J].武夷科学,2023(2):149-160

中国的茶文化是什么?指的是什么?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最早懂得喝茶,也最会喝茶,喝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自从神农遍尝百草开始,中国人就懂得喝茶了。在两汉、三国、两晋时期,家家户户无不以茶待客,表示敬意,各地各族人民也开始形成饮茶礼俗,茶文化应运而生。

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茶文化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它包含作为载体的茶和使用茶的人类因茶而形成的各种事实和观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体系。

它的内容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等许多学科与行业,包括诗词、美术、小说、祭祀、禅教、婚礼、歌舞、茶事旅游、茶事博览和茶食茶疗等多个方面,具有历史性、地区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中华茶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

茶文化的物质层次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例如:茶叶的种植与栽培、加工制造、保存与收藏,以及饮茶时所用的茶具、水、茶室等有形的过程、产品、物品、建筑物等。

精神文化

茶文化的精神层次是指人们在长期进行茶叶生产、经营、品饮及茶艺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的总和,例如茶叶生产、饮茶情趣以及有关茶的诗词歌赋等文艺作品,该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将品茶与人生哲学有机结合起来,将饮茶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也就是茶文化中的茶道、茶德等。

行为文化

茶文化的行为层次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的总和,常常以茶艺、茶礼、茶俗等形式表现出来。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饮茶的过程中,结合地域特点及民族习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方式和茶艺程式。

中国旧时曾以茶为礼,称为“茶礼”,送茶礼叫“下茶”,“一女不吃两家茶”,也是说一旦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的聘礼。

除此之外,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表明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千里寄茶表现出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浓浓的亲情。

茶最开始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只是用来解毒、煮食而已。慢慢地,它发展到饮用。

今天的茶不仅仅是生津止渴、醒脑提神的饮品,同时人们通过茶获得了精神的需要,表现了我们的人生信仰以及追求人生的崇高境界。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含人类对茶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应用和创造等过程,它以茶为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使茶文化呈现出了不同形态,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链。在历史的进程中,茶文化的内容

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汲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营养,并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层面密切结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中国茶道的四谛,即“和、静、怡、真”。

和,是儒、佛、道所共有的理念,源自于《周易》“保合大和”,即世间万物皆由阴阳而生,阴阳协调,方可保全大和之元气。在泡茶之时,则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

茶须静品,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

怡,是指茶道中的雅俗共赏、怡然自得、身心愉悦,体现的是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

王公贵族讲“茶之珍”,文人雅士讲“茶之韵”,佛家讲“茶之德”,道家讲“茶之功”,百姓讲究“茶之味”。

无论何人,都可在茶事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真,是茶道的终极追求。茶道中的真,范围很广,表现在茶叶上,真茶、真香、真味;环境上,真山、真水、真迹;器具上,真竹、真木、真陶、真瓷;态度上,真心、真情、真诚、真闲。

中国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精神源于茶人与生活、世事的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元素,无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儒、释、道”融合的土壤之中,因此,我国茶道精神主要为和、静、怡、真,并将其作为一个综合的归结加以体现。

即品茶人在茶事活动的递进中,让升华出的精神需求,融入到传统的哲理道德、人伦品格之中,通过茶时的渗化,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我国茶道精神的核心

1、和

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周易》中“保合太和”的精髓,亦是茶道之魂,做人之本。

和在儒家学说中被体现为“中庸之道”,是度是宜是一切恰到好处。

在处世为人上讲究“礼之用,和为贵”,要和衷共济,谦恭待人。大之,要“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从“和”上延伸出的伦理之和,美学之和,养生之和,处世之和,也便成了茶人们尚崇的行为规范。

2、静

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是茶人灵魂之凭借。老子提倡要“守静笃”,而白居易则谓“静养和与真”。

苏轼更是把静作为修身养性淡泊明志的首要,是故,品茶人便演化为“茶需静品”的理论与实践。

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达到至善、通之茶道之玄境。”

3、怡

是愉悦和享受。这是品茶人精神之必需。

茶之功能既能养生又兼醒神,在品之过程中,与人之生理感受便融为一体了,即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的舒适。

“茶醉”之时,亦有心旷神怡物我两忘飘飘欲仙之感,这种精神体验在我国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是国人精神放达的最大化。

4、真

不仅是我国传统的儒家修身之要义,亦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这其中的真,不仅茶要真茶真香真味,环境要真山真水真月,茶具要真壶真瓷真杯,而饮茶人也要真情真意真实。

品茶人还要“守真、养真、藏真”,这样才能通过修习茶道,达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打造人格的本真和心灵的“真善美”,追求到人生的真谛。

一切均是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正如人世间的情感,由缓到急,再到起伏不定。

让人琢磨不透,却又让人情不自禁。

总之,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学、伦理、道德等,在品茗中品味人生、参禅悟道、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独特之处。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和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茶桌上有什么规矩 茶桌的茶

下一篇:更多文化

本文标题: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 茶文化走向世界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5894.html

使劲推荐

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 茶文化走向世界
思考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未来发展之路 茶文化走向世界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文化走向世界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茶桌上有什么规矩 茶桌的茶
茶桌上有什么规矩 茶桌的茶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桌的茶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

最早见有茶的古籍是什么 最早见有茶的古籍是哪本书
最早见有茶的古籍是什么 最早见有茶的古籍是哪本书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早见有茶的古籍是哪本书的精彩内容...

关于乌龙茶的传说故事 关于乌龙茶的传说有哪些
关于乌龙茶的传说故事 关于乌龙茶的传说有哪些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关于乌龙茶的传说有哪些的精彩内容等...

泡茶凤凰三点头视频 沏茶凤凰三点头是什么意思
泡茶凤凰三点头视频 沏茶凤凰三点头是什么意思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沏茶凤凰三点头是什么意思的精彩内容...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发朋友圈晒喝茶的短句正能量 发朋友圈晒喝茶的短句图片
发朋友圈晒喝茶的短句正能量 发朋友圈晒喝茶的短句图片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发朋友圈晒喝茶的短句图片的精彩内容...

世界茶杯排名前十 世界杯奶茶
世界茶杯排名前十 世界杯奶茶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世界杯奶茶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

余生与茶为伴 余生与茶结合的句子
余生与茶为伴 余生与茶结合的句子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余生与茶结合的句子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茶的定义是什么 普洱茶的定义
茶的定义是什么 普洱茶的定义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普洱茶的定义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开会给领导倒茶的注意事项 给领导倒茶的注意事项视频
开会给领导倒茶的注意事项 给领导倒茶的注意事项视频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给领导倒茶的注意事项视频的精彩内容...

精选文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