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经验

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脉 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头

分类:经验发布者:我就是演员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头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脉和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头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脉 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头

云南六大古茶山满山满坡的古茶树,书写着千年绿色的悠悠历史。产地主要分布在北纬21°08′—25°43′,东经9797°30′—105°38′的区域;海拔800—2300米,平均气温15°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普洱出于六大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曼撒或易武、攸乐(基诺)。

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

01攸乐古茶山

在清朝初期,攸乐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兴盛时期还设置了制茶的茶场,攸乐茶也曾被列为贡茶。过去,此地的茶叶还由普洱、倚邦、易物等地的茶商进山收购。

现在攸乐茶山的古茶树大部分都在高大乔木的的绿荫下蓬勃的生长着,摇曳着它古老而又年轻的新翠。

02革登古茶山

革登茶叶属于大叶种型,因茶芽粗壮,满披银耳,被称为“大白茶”。

《普洱府志稿》卷十九《郎中仪徵阮福普洱茶记》思茅志记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

03倚邦古茶山

六大古茶山中,数倚邦茶山海拔最高,达到1950米,海拔最低处却只有565米。

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大多以倚邦茶菁为原料。倚邦本地茶叶的茶品较易武茶山的大叶种普洱茶来得“清香”,更适于新茶冲泡,以茶汤浓酽、新鲜味浓郁二适合北方宫廷的饮茶口味。

04易武古茶山

易武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易武及附近茶山所产茶叶印品质好,有回甜香味,自清雍正十年(1732年)便是普洱贡茶采办地之一。易武成为贡茶采办地后,清代的普洱府和思茅厅每年都派官员,拨官银采办贡茶。

05莽枝古茶山

莽枝与革登等许多古茶山一样从19世纪中期以后遭到多次认为原因的破坏。莽枝茶山和革登茶山相似,茶气略逊一点。

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

06蛮专古茶山

蛮专古茶山位于今天的勐腊县象明乡,包括蛮林和蛮专等地。蛮专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

1994年,在专家指导下,蛮专又新建了万亩大茶园,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古茶山和新茶园满目绿色交织,散发着历史的陈香和今天的芬芳。

六大茶山是哪几个

六大茶山根据时间节点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蛮砖、莽枝、革登、倚邦、易武、攸乐属于古六大茶山,也被称为江内六大茶山,南糯、布朗、巴达、帕沙、贺开、勐宋属于新六大茶山,也被称为江外六大茶山。

古六大茶山有哪些,特点如何:

1、革登古茶山

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荣时期,茶园总面积达6000多亩,茶叶产量达100多吨,可见革登曾经的繁盛,咸丰年间,莽枝茶山的民族械斗波及到了革登茶山,那场战乱使革登茶山人口大减,革登老寨住户大部分迁走。

到了清末民初,革登老寨已无人居住,曾经繁华的革登至此开始逐步衰落,那场战争损毁了革登古茶山大部分茶园,至今革登茶山所剩下来的古茶树所剩无几,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五百亩,以目前革登的古树茶产量,名列六大茶山颇有几分壮志暮年、名存实亡之感。

但革登茶依然受到茶友追捧,因为它独特的口感,革登茶最让人难忘的是它的山野气韵,非常强烈而馥郁的山野花韵是革登的独到之处,,其它口感方面,革登茶口感较窄,上颚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2、攸乐古茶山

攸乐古茶山位于版纳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境内,攸乐是古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腊县境内的茶山,攸乐山也叫基诺山,实际上攸乐是基诺的音译。

攸乐古茶山面积在古六大茶山中算比较广的,种茶历史非常悠久,攸乐古茶山是云南大叶种茶的中心产地,历史地位非常高,位居古六大茶山之首,攸乐种茶相传从孔明开始,孔明在茶山许多地方被尊称为茶祖,攸乐山同样尊奉孔明为茶祖。

历史上,攸乐的茶民间茶农会加工少量竹筒茶,大部分被易武、倚邦地区的外地茶商收走,这几年因为交通逐渐方便,每年都有茶商定点守在攸乐收购原料。

攸乐制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其茶叶香型口感和曼撒、易武比较接近,茶箐色泽较深,香扬水柔,舌面苦涩感稍高,口感聚拢,茶性较烈,茶气强。

3、莽枝古茶山

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种茶历史非常悠久,明朝末年已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山贩茶,清康熙初年,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对于这些古茶山来说,悠久的历史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历史的积淀赋予它们更加沉厚的底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莽枝古树茶特点:以特殊香型著称,口感和倚邦、革登的香型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蜜感,汤水较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4、蛮砖古茶山

蛮砖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蛮砖的位置比较特殊,位于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古茶山之间,蛮砖古茶山包括满林和蛮砖等地。

蛮砖古茶山的茶园大部分集中在蛮砖和蛮林,蛮砖五百多亩,蛮林一千多亩,茶树生长的非常好,密度较高,最大的茶树高约3.9米,基径34厘米,树龄在三百年以上。

蛮砖所产古树茶,与曼撒古树茶类似,茶箐色泽较深,品饮时,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滋味醇厚,厚重感明显,香气较沉,不像易武地区香气高扬,蛮砖古树茶有厚重感,香气如有重量,近几年品饮表现依然非常高。

5、易武古茶山

易武是普洱茶史上的一座丰碑。

易武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产量最大的茶山,全镇拥有古茶园面积1.4万余亩,主要集中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曼秀、三合社等村寨。

易武乡北与思茅江城接壤,南接瑶区、勐伴,西接勐仑象明,东邻老挝。海拔差异大,气候立体型,不同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使之具有温暖、较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区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易武茶因香扬水柔闻名,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尤其经过后期存储后,蜜香高亢婉转,韵味悠远,非常值得收藏。

6、倚邦古茶山

倚邦属于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最出名的是贡茶,倚邦是有部分小叶种茶,是从四川引种过来的非常独特的小叶种,但大部分还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茶为主,所以不能从大叶种和小叶种上来判断一款茶是不是倚邦茶。并且小叶种茶生长在同样的环境气候中,口感和倚邦大叶种并无明显区别。

总体来说,倚邦茶的特色是滋味饱满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较轻,回甘爽口,有甘冽之韵,历来为各地茶商所推崇。

新六大茶山有哪些,特点如何?昵茶网茶叶百科:

1、南糯茶山

南糯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格明和乡,屹立在流沙河东岸,在傣语里,南糯是酱笋的意思。平均海拔40m年降水量10 15mm年平均气温16- 18C。此地有大片的栽培型古茶树茶园,茶树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兰香,谷花茶淡香如荷。

2、勐宋茶山

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乡,西南接融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海拔1500~ 1800m,降雨适中。茶树灌木居多,茶汤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3、布朗茶山

布朗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据说他们是制茶的始祖。

茶叶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4、巴达茶山

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原属巴达乡,今属西定乡,与缅甸隔河相望。此地的茶苦涩明显,回甘、生津快,茶汤中显甜,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较好。

5、帕沙茶山

帕沙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地处格朗和乡政府西南边,距乡政府6.00公里,距县城33公里。

纯正的帕沙茶以清甜而著称,海拔越高,茶的韵味越足。外观:条索匀整,色泽翠绿,毫毛显著

汤色:绿中带有金黄浓郁感

气味:香气浓郁

滋味:水路比较细,舌面回甘生津持续,层次变化明显,略有苦涩味

6、贺开茶山

贺开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茶山包括贺开、曼蚌两个村委会的七个村寨,主要分布在勐海县东南部,距离勐海县城约30公里,东接帕沙,南接布朗。

外观:贺开茶条索黑亮紧结、稍长

气味:香气高扬纯净,有轻微兰香

茶汤: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

滋味:稍苦涩,涩显于苦,但回甘快速而持久;汤质饱满,水性柔顺,层次感丰富,山野气韵较强,杯底香明显且较持久

普洱六大茶山是哪六个

普洱茶山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指的是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六座山头,新六大茶山指的是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六座山头。

①"新六大茶山"的"新"是指茶山命名时间的先后,而不是指茶树种植年代的先后,事实上新六大茶山种茶历史总体来说,反而远早于古六大茶山,且其古茶树面积更大、树龄更长。

②因为历史更迭、天灾人祸、地名更改等因素,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这也是为何会有不同版本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原因。

下文为方便茶友区分,将最初版本的六大茶山称为初代六大茶山。

初代的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

如今的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

初代新六大茶山:佛海、勐宋、南糯、南峤、巴达、(澜沧)景迈。

认可度较高的版本为: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

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

1、攸乐山

攸乐山现名基诺山,历来被列为古六大茶山之首,攸乐山位于今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境内,隔补远江(小黑江)与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孔明山相望。

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是适于种茶的地区。茶种基本是大叶种,偶有小叶种杂质。攸乐古茶园主要在亚诺村为中心向四周散射,以龙帕山最为集中。攸乐茶的特征: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2、革登山

革登茶山在倚邦茶山和莽枝茶山之间,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但因离孔明山最近,并且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因而在六大茶山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傲人的名气。

关于革登的茶王树《思茅厅志》和《普洱志》中有记载:“其治革登有茶王树,较众茶树独高大,土人当采时,先具酒礼祭于此。”

革登茶的特征: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3、倚邦山

倚邦云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位于江东。“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业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

倚邦茶山的普洱茶种主要分为了大叶种和小叶种,从倚邦产区走出的普洱茶,习惯称作“倚邦”茶或“倚邦山”茶。

倚邦茶的特征: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暗香如澜,汤色深桔黄。

4、莽枝山

莽枝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是江内六大茶山之一。莽枝古茶山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

莽枝茶的特征: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香气清新怡人。

5、蛮砖山

蛮砖山位于象明乡南部,易武西面。按照传说蛮砖是因当年诸葛亮在此埋下铁砖而得名,因此蛮砖也写作“蛮砖”。在现在的地图上.蛮专写作“曼庄”。

其实是少数民族语的译音。蛮专茶区包括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一带。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

蛮砖茶的特征: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

6、曼撒山(易武山)

曼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离易武街不到20公里,紧接着老挝边境。曼撒茶山地形复杂,河谷交错,海拔差异大,最高的海拔为1950米,最低的为750米,土质有紫色沙页岩、紫色沙岩、石灰岩,是发展优质高产茶园的理想土壤。

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曼撒山(易武山)特征: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兰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

结语:

茶是迄今唯一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原产地为中国的农产品。当今中国的茶园面积和产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出口量只位居第三。

选择高海拔茶区出产的古树茶、乔木茶,滋味更醇厚、更耐泡、更安全。

六大茶山是哪几个,六大茶山的普洱茶怎么样?

云南古六大茶山分别确定为:易武(曼撒)、倚邦、攸乐、莽枝、蛮砖和革登。

由于这六大茶山都位于澜沧江以内,而人们习惯上将江内之地称之为江北,所以这六大茶山又被称为江北六大茶山,一山一味,六大茶山茶叶制作的普洱茶口味特点也各不相同。

1.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明清两朝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政治、军事和普洱茶集散中心;明清两代普洱茶六大古茶山通往普洱府所属的思茅厅的要津,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茶叶特点:

芽叶叶小,条索黑亮短细、花蜜香、汤色黄绿、香甜,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细腻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山野气韵好,叶底柔软黄绿,杯底留香。倚邦茶在云南茶中,属小家碧玉型。

2.易武(曼撒)古茶山

易武古(曼撒)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

易武(曼撒)古茶山、古镇,曾是"镇越县"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和茶叶加工、集散中心。

茶叶特点:

涩显化的快,微苦,生津强烈,回甘持久,滋味饱满,花果香,厚度稍微欠缺,持续性稳定,九泡后微微出汗,闷泡不涩,甜度很好。

香气花蜜香,汤色橙黄明亮,入口甜,微涩,秒化,滋味饱满,汤感柔顺,舌面生津,回甘持久。滋味稳定,杯盖淡淡的木头清香。

3.蛮砖古茶山

蛮砖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座茶山之间,东接易武、北连倚邦、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清代时就有茶园万亩。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现今保存的较好的一座茶山。

茶叶特点:

条索松紧适度。色泽墨绿显毫,芽头肥壮,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沉稳,馥郁、持久,茶香溶于水,汤含香。香气从原始清凉变成菌香,冷香又回到花香并带有甜味。

茶汤入口滋味饱满、顺畅、香甜中带有淡淡苦底,涩弱苦淡,回味带甜,口腔舒适愉悦,回甘韵长,有森林感。

茶汤尾水顺畅温和许多,舌面已没有刺激感,正常时间浸泡已无苦底涩感,冰糖甜感强。

4.革登古茶山

革登茶山,古六大茶山之一,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乡西部,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委会辖区,东与易武、曼腊乡接壤,南与勐仑镇相连,西与景洪市勐养镇、基诺山乡交界。

面积约150平方公里,革登为布朗语,意为很高的地方,从地名便知,革登有布朗族居住过。

革登茶山在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面积虽小,但因离孔明山最近,并且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因而在六大茶山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傲人的名气。

茶叶特点:

干茶花果香中还带有甜香,非常清新怡人,具有山野花韵,香气高扬。

汤色清黄通透,汤水柔和,水路超细腻,苦中带甜,涩短,回甘较好,汤感饱满滑顺。香溶于茶汤中含在嘴里舍不得咽下去,齿颊留香,喉韵深,甘韵持久,舌面和上颚有薄荷凉,整个茶给人感觉非常柔甜犹如冰糖薄荷水,茶气很强,耐泡。

5.莽枝古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今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乡境内,传说是诸葛孔明埋铜(莽)之地,因此取名莽枝。

具体的位置位于蛮砖茶山南面,与革登茶山相连。莽枝古茶山留下来的古茶园,分布于安乐村委会行政管辖之下的各个寨子,主要集中在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口夺等地。其中,古茶园最为集中的寨子就是秧林村。

茶叶特点:

外形匀整洁净,条索完整,开汤后汤色明黄透亮。

入口苦轻涩稍重,但化的非常快,滋味丰富,茶汤层次感强,韵味悠长,回甘生津迅猛,沉稳的花蜜香沉于汤水中,饮完后满口留香,茶汤的滑度、厚度和饱满度都不错,茶气足,耐泡。

6.攸乐古茶山

六大古茶山中唯一一个不在勐腊县的,在云南省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

基诺族还保留着很古老的饮茶方法,如凉拌茶和火烧茶;历史上攸乐古茶山是重要的茶产地,但并没有制作饼茶、砖茶、沱茶的记录,也不像其他茶山一样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茶叶特点:

晒青毛茶为棕红色,叶质较硬,条索分明,苦涩味轻,清香扑鼻,回味甘甜而悠长,各种维生素含量高。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脉和六大茶山指的是哪几个山头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大红袍有哪些品质特点呢 大红袍有哪些品质特点和口感

下一篇:更多经验

经验相关文章
更多经验文章

精选经验

经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