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轩文>经验

黄茶的品种及产地 黄茶的代表名茶及产地

分类:经验发布者:巴啦啦小魔仙主题曲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黄茶的代表名茶及产地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黄茶的品种及产地和黄茶的代表名茶及产地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黄茶的品种及产地 黄茶的代表名茶及产地

黄茶为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其历史悠久,产地多源,品类丰富,品质各异。

尽管,目前我国黄茶产销量不大,2023年约0.97万吨,在我国六大茶类内销茶总量的占比仅0.5%,但其年均增幅为14.6%—22.06%,年增长率仅次于“消费热”的白茶类,黄茶产销的潜力巨大,黄茶类可望成为茶叶消费新增长点。

注:依据相关报告,数据整理绘图。

黄茶属于地域性特色产品,其品类和产品依据产地品种、采制传统、产销历史,以及产品外形和内质的特征来划分。

黄茶的品类一般按照鲜叶老嫩进行划分,包括芽型的黄芽茶、芽叶型黄小茶和多叶型的黄大茶。且随着黄茶产销的发展,各产区黄茶品类及产品更加丰富,紧压型黄茶产品也得到恢复与发展。

黄茶品类分类

黄茶之黄芽茶

黄芽茶类又分银针形和扁直芽形。银针形如产于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芽头肥壮挺直,香味清甜,滋味甜爽,汤色浅黄;扁直芽形如产于四川蒙顶山的蒙顶黄芽,外形扁直显毫,香味清甜,滋味甘醇,汤色黄亮。

安徽的霍山黄芽芽叶细嫩多毫,形似雀舌,汤色黄绿, 滋味浓厚鲜醇,有清炖熟板栗香味。而莫干黄芽嫩芽略勾尖,香味嫩甜,滋味醇爽,汤色嫩黄绿亮。

君山银针(上图)

蒙顶黄芽(上图)

霍山黄芽(上图)

莫干黄芽(上图)

黄茶之黄小茶

黄小茶中,沩山毛尖产于湖南宁乡,茶条紧结显毫、叶边微卷,芽叶细嫩,香甜高长、味甘醇爽口,汤色杏黄明亮;

远安鹿苑茶产于湖北远安,茶条紧结卷曲呈环状,熟栗香浓郁、味鲜醇回甘,汤色黄亮;

平阳黄汤产于浙江平阳、泰顺及苍南,茶条紧结匀整、显锋毫,嫩叶匀亮,栗甜香长,味鲜醇回甘,汤浅黄明亮;霍山黄小茶梗叶相连形似鱼钩,汤色橙黄,香气清高,滋味醇厚,甘甜爽口。

沩山毛尖(上图)

远安鹿苑茶(上图)

平阳黄汤(上图)

霍山黄小茶(上图)

黄茶之黄大茶

黄大茶中,产于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又称皖西黄大茶),叶梗相连,色泽金黄,锅巴香高爽,味浓厚耐泡,汤色深黄明亮;广东大叶青的茶条肥壮、卷紧重实,色泽清润泛黄,香纯,味浓醇回甘,汤深黄明亮。

霍山黄大茶(上图)

广东大叶青(上图)

黄茶之紧压黄茶

紧压黄茶源于唐代,产于安徽的寿州黄茶饼,以及产于四川名山有“过黄”工序的“研膏小方”均属于紧压黄茶。至明初,朱元璋“罢团茶,兴散茶”之后,紧压黄茶逐步演变成散形黄茶。

近年来,紧压黄茶得到了恢复并发展。岳阳、雅安、泰顺、霍山等地的紧压黄茶有砖形、饼形、条形及多种规格,具有紧实、光滑,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醇的品质特征。

岳阳紧压黄茶(上图)

雅安紧压黄茶(上图)

泰顺紧压黄茶(上图)

霍山紧压黄茶(上图)

作者简介

杜晓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茶叶学会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促会茶叶专家委员会专家,四川省茶叶质量感官审评专家,科技部农村中心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高校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茶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四川省科技特派员,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四川省学会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四川茶业》副主编)。雅安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雅安市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茶学科研教学工作38年,主讲《茶叶审评检验学》、《茶叶市场营销及贸易》和《茶企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近5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9项,主持省攻关(重点)课题16项、主研省级应用开发项目28项,企业与地方横向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及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10篇为SCI收录。

获省政府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2项,获政府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1项,省委统战部“四川同心服务先进个人”1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出版教材8部。

中国的六大茶类是如何区分的

中国的六大茶类是依据制作方法以及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区分的,分为六大茶类,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其中红茶为全发酵,绿茶为不发酵,白茶为轻微发酵,黑茶为后发酵,黄茶为微发酵,乌龙茶为半发酵。

国茶品类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概有上千种茶叶。这上千种茶叶产地、品种、工艺各不相同,其中又有大同小异的地方,如何做最基础的鉴别呢?于是就有了六大茶类的分类法。

这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听起来五彩缤纷,行外人就觉得这是按颜色分类的,绿茶就是绿的,红茶就是红的……

大大的误解!以颜色命名茶类的确跟干茶、茶汤的色泽有一定关系,比如绿茶冲泡后的确是“绿汤绿叶”,红茶的汤色也呈红色,……但六大茶类划分的基础并不是颜色,而是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

什么是茶叶的发酵?

同一片叶子,用不同的工艺做出来,就是不同的茶,可以做成红茶,也可以做成绿茶、黄茶、黑茶。在这个加工过程中,决定茶叶风味的关键,就是“发酵”。此“发酵”跟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是一回事吗?

茶叶所谓“发酵”,是指茶树鲜叶中的儿茶素氧化过程中,伴随茶叶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糖苷类的多酚类物质,从而产生香气以及滋味变化的过程。

它决定了茶汤最后的香气与滋味,可以说是制茶过程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每一类茶的发酵程度都不一样,有高有低,有不发酵有全发酵,发酵的程度便成为划分茶叶种类的主要指标。

讲究鲜嫩的不发酵茶—绿茶

代表: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汉中仙毫

绿茶讲究鲜、嫩,芽叶越细嫩往往等级越高,例如特级的洞庭碧螺春,一斤干茶就需要六万~八万个芽头,采摘极其细致。

茶树嫩芽和嫩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咖啡因与多酚类物质,构成绿茶鲜爽甘甜、略带苦涩的口感。

绿茶采摘后为了避免发酵,影响茶的风味,会直接杀青,以停止茶叶的发酵反应。正因为如此,绿茶的生产才会特别看重产地及采摘时间,比如明前茶、雨前茶。

中国特有的甜醇轻发酵茶—黄茶

代表: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茶与绿茶在茶叶品种上十分接近,最大的差异就是相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

闷黄的过程中,叶绿素在湿热条件下氧化,形成茶汤和叶底较黄的特征。苦涩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水解或氧化,滋味变得甜醇。

清甜鲜爽的微发酵茶—白茶

代表: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白茶的原料比较特殊,选用毫毛多的大叶种茶树,制成的白茶白毫显露,芽叶肥壮,所以白茶的产地相比其它茶类,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福建省。

白茶的加工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长时间的萎凋让多酚类物质缓慢氧化,叶绿素逐步分解,从而形成白茶的灰绿、灰橄榄色,毫毛显露的外观。蛋白质随着萎凋失水和水解酶活性增加,会水解为氨基酸,为白茶提供鲜爽的滋味。这一系列过程造就了白茶清甜、鲜爽、醇和的滋味。

滋味丰富多元的半发酵茶—青茶

代表: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

青茶,俗称乌龙茶。它的发酵程度介于不发酵至全发酵之间,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可以说是六大茶类中表现最为丰富多元的茶。不同的茶树品种、采摘成熟度、制作工艺,可表现出各式各样的花香与果香,风采万千。

不同品类的乌龙茶发酵程度都不尽相同,有发酵程度较高的白毫乌龙(东方美人茶),也有发酵程度较低的清香型铁观音。但它们都有特殊且富含技术性的晒青、晾青、摇青、炒青工序,是形成乌龙茶质量的关键。

饮用最广泛的全发酵茶——红茶

代表:正山小种、滇红、祁门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其“红汤红叶”的特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茶树鲜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这是形成红茶茶汤、茶底颜色的关键。

茶红素甜醇,加上大量分解的糖类和氨基酸,形成了红茶滋味的主体。一些大叶种鲜叶制作的红茶如滇红,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又产生浓郁强劲的滋味。

以陈放引出醇和滋味的后发酵茶—黑茶

代表:茯茶、六堡茶

黑茶的制作方式是将采收后的茶青直接杀青、揉捻、干燥,制成散茶或紧压茶。但古时候交通不便,也没有现代的保存技术,所以在运送的过程中,茶叶与外界环境接触,在空气、温度、微生物共同作用下,产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经历长时间的“后发酵”过程,形成了黑茶。

现代制法的黑茶,以人工渥堆取代漫长的熟化过程,使毛料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发酵,形成普洱熟茶。

不管是人工渥堆还是自然陈化,黑茶的后发酵过程使得茶汤滋味变得醇和,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

中国茶类的六大品种

中国茶类的六大品种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其中绿茶为不发酵,也是品种较多的茶类;黄茶为微发酵,性寒;白茶为轻微发酵,茶性偏凉;乌龙茶为半发酵,属性平和;红茶为全发酵,茶性温和;黑茶为后发酵,茶性温和。

中国茶类的六大品种:

1.绿茶

性偏寒、制作时不经发酵,干茶、汤色、叶底均为绿色的茶为绿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茶类。由于不发酵,鲜叶的颜色少有改变,保持了天然的绿色。

2.红茶

性温、也叫全发酵茶,特点为红汤、红叶底。

3.青茶

又叫乌龙茶,性平、半发酵茶,青茶发酵程度深浅不同,发酵轻的如台湾省的包种茶,发酵重的如闽北的岩茶和台湾省的白毫乌龙茶。因干茶色泽青褐,故称“青茶”,汤色黄亮到橙黄,叶底通常为绿叶红镶边,有浓郁的花香。

4.白茶

性凉、轻微发酵茶,茶叶呈银白色,因此叫白茶。白茶未经揉捻,因此汤色为浅杏黄色。

5.黄茶

性寒、轻微发酵茶,特点为茶汤杏黄,叶底黄,故名黄茶。

6.黑茶

性温、后发酵茶,原料粗老,发酵时间较长,干茶颜色为油黑或黑褐色,汤色橙黄至红浓,叶底黄褐至红褐色,所以称黑茶。

六大茶类都有哪些品种

六大茶类为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红茶的品种有滇红、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绿茶有安吉白茶、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白茶有白毫银针、贡眉等;黄茶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乌龙茶有铁观音、单丛茶、岩茶;黑茶有安化黑茶、六堡茶、泾阳茯茶。

一、绿茶

不发酵,茶性偏寒

香高味醇、汤清叶绿

所谓“醇”,简单地可以理解为“可口”,在化学物质上主要是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高低,以及两者的比值的关系。一般品质好的绿茶,多由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鲜叶制成,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而茶多酚的含量比大叶种要低得多,这样反映在绿茶品质上,鲜爽度比较高、比较醇和,无苦涩感。

绿茶滋味主要是:

浓烈:味浓不苦,收敛性强,回味甘甜。

鲜浓:口味浓厚而鲜爽,含香有活力。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代表品种: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蒙顶甘露、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安吉白茶、日照绿茶等。

二、红茶

全发酵、属性温和

红茶在色、香、形、味方面,显示红茶品质特色的是干茶的黑色以及红汤、红叶。

红茶中的红碎茶是讲究内质的茶叶,滋味强调浓、强、鲜,并要求高香,富有刺激性。

红茶滋味主要是: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爽口:有一定的刺激性,不苦不涩。

鲜甜:鲜而带甜。

浓强:茶味浓厚,刺激性强。

鲜浓:鲜爽;浓厚而富有刺激性。

甜浓:味浓而甜厚,高级“祁红”带有的滋味。

代表品种:日照红茶、昭平红茶、坦洋工夫茶、湖红工夫茶、川红工夫茶、越红工夫茶、祁门红茶、信阳红茶、英德红茶、滇红工夫茶、金骏眉、正山小种、野生红茶等。

三、黑茶

后发酵,属性温和

虽然黑茶种类多,但有一个共同的加工工序:渥堆。渥堆是黑茶独有的工序,也是形成黑茶色、香、形、味的关键。黑茶的汤色一般较深,因渥堆时间的长短,呈黄褐色或红褐色。

黑茶的滋味比较特殊,其原因除了鲜叶原料比较粗老外,主要是由于黑茶独特的渥堆工艺。

由于渥堆发酵或长时间的自然陈化,收敛性和苦涩味降低,再加上普洱茶原料本身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较高,从而使茶汤的滋味由晒青毛茶的浓烈变为普洱茶的醇厚。

黑茶滋味主要是:

醇正:味尚浓正常。

醇浓:醇中感浓。

代表茶品:安化黑茶、六堡茶、泾阳茯茶、重庆黑茶、雅安藏茶等。

四、乌龙茶

半发酵,属性平和

乌龙茶其味甘浓而气馥郁,无绿茶之苦、乏红茶之涩,性和不寒,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加上乌龙茶具有“绿叶红镶边”或“三红七绿”的色泽,以及外形壮结、匀整,高品质的乌龙茶讲究“韵味”,如凤凰单丛的“山韵”,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观音韵”等。

乌龙茶主要滋味:

浓厚:味浓而不涩,浓醇适口,回味清甘。

鲜醇:入口有清鲜醇厚感,过喉甘爽。

醇厚:浓纯可口,回味略甜。

醇和:味清爽带甜,鲜味不足,无粗杂味。

粗浓:味粗而浓,入口有粗糙辣舌之感。

代表品种: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肉桂、水仙等)、凤凰单丛、漳平水仙、岭头单丛等。

四、白茶

轻微发酵、属性偏凉

白茶以茶芽完整,形态息然,白毫不脱,香气清鲜,茶汤浅淡,滋味甘醇,持久耐泡而著称。

白茶主要滋味:

清甜: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醇爽:醇而鲜爽。

醇厚:醇而甘厚。

青味: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代表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六、黄茶

微发酵、性凉

黄茶以“三黄”(色黄、汤黄、叶底黄)为品质特征。形成黄茶品质的主导因素是热化作用。

热化作用有两种:一是湿热作用,二是干热作用。

湿热作用,引起了品质成分的一系列氧化和水解作用,造成了黄叶、黄汤和滋味醇浓的内质。而干热作用,则以发展黄茶的香味为主导。

黄茶主要滋味:

甜爽:爽口而有甜感。

醇爽:醇而可口,回味略甜。

鲜醇:鲜洁爽口,甜醇。

代表品种:黄山黄芽、蒙顶黄芽、莫干黄芽、君山银针等。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黄茶的品种及产地和黄茶的代表名茶及产地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铁观音的特点和功效 铁观音的特点口感的描述

下一篇:更多经验

经验相关文章
更多经验文章

精选经验

经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