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冲泡白茶,如何控制投茶量的方法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冲泡白茶,如何控制投茶量呢和冲泡白茶,如何控制投茶量的方法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一般投散茶或者撬茶饼的时候,大家总会遇到一个问题——要投(撬)多少才合适?
虽然就理论上来说,白茶的茶水的比例一般是1:30,也就是5克茶叶,加150毫升的水;但是这种精准到克数的茶量可不好把握,散茶与茶饼又不是晒白金系列巧克力砖饼,一小砖5g,精准投茶量,只需控制注水量就够了。
这种情况下,若是没有称量器,要怎么把握投茶量就是个问题了。
这时候大家可以用盖碗来泡茶,然后按照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
散茶投茶量: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
饼茶投茶量: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茶叶温润泡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易导致茶叶浸出物释放过多,影响正式品饮的口感。
除了盖碗泡法以外,紫砂壶泡或者养生壶煮也有投茶量和茶水比的讲究。
紫砂壶泡法。紫砂壶适合泡老白茶,特别是老白茶寿眉和贡眉,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则推荐盖碗泡。紫砂壶茶水比为1:24,即5g茶叶加入120ml的水,水温100℃。
大壶煮茶法。老白茶适合煮着喝,煮出的老白茶口感更佳。茶水比为1:100,即5g茶叶加入500ml的水。壶煮法法可以让白茶内含物质浸出量成分更多,口感更佳,营养更加丰富。壶煮法的茶汤汤色更深,香气中的陈醇香、枣香的浓度均明显更高,茶汤的厚实感、绵柔感、甜感的强度均更佳。
当然,投茶量的多少其实还是由自己掌控,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只是喜欢浓茶的朋友,切忌频饮浓茶,这样对身体不好哦。
真要说起来,白茶应该是最好“控制”的茶叶,不会轻易泡坏,如果亲实在没有信心又在需要露一手的场合,那就果断泡白茶吧!
泡茶比例根据茶品不同、茶具不同有所区别,如绿茶、黄茶用玻璃杯冲泡,茶水比例为1:50,即300毫升的玻璃杯,需要投茶6克,而白茶、红茶用盖碗冲泡,茶水比例为1:20,即110毫升左右的盖碗,需要投茶5克,对于黑茶、乌龙茶,其茶水比例为1:15,即110毫升的盖碗需要投茶8克。
不同茶叶有不同的泡法,不同的茶具有不同的泡法。
在泡茶时,若茶多水少,茶汤浓度过高,滋味苦涩,而且不能充分利用茶叶的有效成分;若茶少水多,茶汤浓度会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
所以投茶量是会影响口感的。
理论上来说,不同茶类,不同饮茶习惯,不同茶具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
那么,我们常会听到一个标准的投茶量。
即1:50,即300毫升的茶杯投茶6克。
由于所泡茶类、饮茶习惯等不确定因素,投茶量都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标准。但一般而言,大多数茶标准的投茶量为1克干茶配50毫升水,即茶水比为1:50。
如绿茶、黄茶等,使用玻璃杯等茶具冲泡,则可以按照此茶水比例来计算。
但是,泡茶除了玻璃杯,还有盖碗、紫砂壶等茶具。
因此此类茶具,具有快速出汤,分汤的优点,对于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来说,1:50的比例并不适用于他们。反而会滋味清淡。
那么这类茶的标准是多少呢?
按照110毫升的标准盖碗(紫砂壶同理),可以参考以下投茶量:
泡白茶,投茶5克;
泡红茶,投茶5克;
泡岩茶,投茶8克;
泡普洱,投茶8克。
在此投茶量下,茶汤的滋味更适宜大多数人群,不重不淡,恰好适宜。
若是对茶叶十分拿捏不准,或新手饮茶,可以准备一个电子小秤,按照克秤计算,待时间一长,掌握规律,便可脱离仪器。
当然,泡茶多少,最重要的还是与个人的习惯、口味有关,如自己不喜欢,多少都是徒劳无益。
一般投散茶或者撬茶饼的时候,大家总会遇到一个问题——要投(撬)多少才合适?
虽然就理论上来说,白茶的茶水的比例一般是1:30,也就是5克茶叶,加150毫升的水;但是这种精准到克数的茶量可不好把握,散茶与茶饼又不是晒白金系列巧克力砖饼,一小砖5g,精准投茶量,只需控制注水量就够了。
这种情况下,若是没有称量器,要怎么把握投茶量就是个问题了。
这时候大家可以用盖碗来泡茶,然后按照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
散茶投茶量: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
饼茶投茶量: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茶叶温润泡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易导致茶叶浸出物释放过多,影响正式品饮的口感。
除了盖碗泡法以外,紫砂壶泡或者养生壶煮也有投茶量和茶水比的讲究。
紫砂壶泡法。紫砂壶适合泡老白茶,特别是老白茶寿眉和贡眉,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则推荐盖碗泡。紫砂壶茶水比为1:24,即5g茶叶加入120ml的水,水温100℃。
大壶煮茶法。老白茶适合煮着喝,煮出的老白茶口感更佳。茶水比为1:100,即5g茶叶加入500ml的水。壶煮法法可以让白茶内含物质浸出量成分更多,口感更佳,营养更加丰富。壶煮法的茶汤汤色更深,香气中的陈醇香、枣香的浓度均明显更高,茶汤的厚实感、绵柔感、甜感的强度均更佳。
当然,投茶量的多少其实还是由自己掌控,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只是喜欢浓茶的朋友,切忌频饮浓茶,这样对身体不好哦。
真要说起来,白茶应该是最好“控制”的茶叶,不会轻易泡坏,如果亲实在没有信心又在需要露一手的场合,那就果断泡白茶吧!
按照110毫升的标准盖碗而言,泡白茶,投茶5克; 泡红茶,投茶5克; 泡岩茶,投茶8克; 泡生普,投茶8克;泡黑茶,投茶8克,除此之外,投茶量根据个人口味以及茶具大小的改变,可适度增加或减少投茶量。
盖碗的尺寸多种多样,一般有大有小,而我们按照标准盖碗注水100-110ml,可参考以下标准投茶:
泡白茶,投茶5克;
泡红茶,投茶5克;
泡岩茶,投茶8克;
泡生普,投茶8克。
按照标准的盖碗,在这样的一个投茶量之下,茶叶的滋味与香气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茶汤的析出物质也相对中和,不苦不涩,不浓不重,不至于过于浓厚。
当然,投茶量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值,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期经验,以及口味轻重增减用茶量。
1、个人口感
投茶量的多少,直接与茶汤的滋味浓淡挂钩。
有些人对于茶叶的口味喜好比较轻,如滋味浓厚的普洱茶则会不太适应,那么可以适当的减少投茶量,并采用快速出汤的方法,将茶汤倒出。
而还有些茶友,常常喝茶,口味比较重一些,那么可以在上面的标准投茶量基础之上,增加用量,这样方可泡出自己喜欢的一味茶叶。
2、盖碗容量
市面上常见的盖碗有80毫升、110毫升、12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250毫升、300毫升不等。
而其中110毫升的盖碗是标准盖碗,也是使用人数较多的容量,即俗称的7克杯。
当然,有些茶友的手掌大一些,有的小一些,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盖碗。
并非只有110毫升不可,只要自己泡茶拿捏方便即可。
按照经验而言,一般成品茶形状比较紧凑,如乌龙茶的投茶量差不多占到盖碗容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有些成品茶比较蓬松,例如白牡丹,看起来体积比较大,投茶量约占到了盖碗容量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三左右较为合适。
3、喝茶人数
如自己喝茶与招待客人,两者的投茶量是不一致的,因为投茶量也可以根据人数来确定不同的茶具和投茶量。
一般而言,标准的110毫升盖杯适合3人左右一起喝茶。
这样容量的盖碗,每一冲的茶水口感最好,分给每个人的茶汤不多也不少,刚刚好。
如果是五人以上喝茶,那么就要在原有的投茶量基础之上,增加投茶量,或者更换大一些的盖碗或茶壶泡茶。
所以喝茶人数,对于投茶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盖碗而言,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特点。
且釉色白如凝脂、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因此,用来泡茶再适合不过了。
用白瓷盖碗泡茶时,由于其材质良好,因此不会吸收茶叶的香气,更能真实地呈现茶汤品质,既不吸附茶味,出汤方便,又便于闻香和观察叶底,实用性强,易于拿捏和掌握。
这也是专业茶人都偏好使用白瓷盖碗的原因。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冲泡白茶,如何控制投茶量呢和冲泡白茶,如何控制投茶量的方法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下一篇:更多冲泡
本文标题:冲泡白茶,如何控制投茶量呢 冲泡白茶,如何控制投茶量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2076.html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冲泡白茶,如何控制投茶量的方法的精...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汤表面的泡沫是什么物质的精彩内容...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红茶为什么要80度保存的精彩内容等你...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泡龙井 水温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泡茶时茶和水的比例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信阳毛尖用多少度水冲的精彩内容等你...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竹叶青应该怎么泡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红茶冲泡温度和时间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龙井第一泡茶要倒掉吗的精彩内容等你...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福鼎白茶投放量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